文档详情

建构家校合作模式课题研究方案.doc

发布:2017-12-30约1.9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构建家校合作模式课题研究方案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①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没有班主任,没有班主任的卓越的工作,就谈不上21世纪的教育。”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班主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班主任是21世纪教育工作中最重要、最富有价值的工作。 但是仔细考察当前的班主任工作状况,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班主任队伍建设失范、管理和教育思想陈旧落后、班主任的文化素养不高、知识面过窄等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更令人担心和忧虑的是这些问题被多数学校办学中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所掩盖,至今还远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②青少年思想道德新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近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要求我们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班级建设工作,广泛开展各种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和网络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③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情况 如今的社会,网络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从各种传媒的报道,到人们认识上的变化,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今天的学生都已经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学生的成长及其思想和行为,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网络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网络是自由的、虚拟的,容易使人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网络又是开放的、隐匿的,任何思想观点可以在此公布;而参与其中的人是现实的。因此它的危害和负面作用也就接踵而来: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要杜绝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一味地堵不是办法,关键在于因势利导。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建设共同的班级网站,在互联网上形成一个班级教育的阵地,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成长,从而成为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社会公民。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能够全面关注学生和班级的成长 见证成长,增强班级凝聚力 为学生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信赖的健康的网络空间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能够全面关注教师的成长 班主任工作公开化,有利于教师成长 班主任工作过程化,有利于教师反思 班主任工作的细化,有利于新教师学习和自我成长 能够建立家校联系的最有效途径。 1、缩小家校互访时空,沟通方式便捷 2、实现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梦想 3、减免家长的尴尬 四、能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价的得力助手。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应更新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改进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一种模式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 同时还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给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上。 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重要的部署。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新课标也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要求,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帮助和支持。 (3)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的大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良性的网络氛围。 (4)本课题组建立了一支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强的研究队伍。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概念界定: 模式: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重复相同的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