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差速器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差速器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其壳体的结构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差速器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差速器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编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次设计主要内容有: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分析,差速器壳体的工艺编制,夹具的设计及加工中对定位基准的选择,工序工装设计中切削用量,夹紧力的计算等。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床夹具,需要对Φ22的孔进行削加工。差速器壳体工艺规程夹具 录
摘 要 1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 录 1
第1章 绪论 3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3
1.2 差速器的主要分类 3
1.2.1 开式差速器 3
1.2.2 限滑差速器 4
1.3 差速器结构 4
1.3论文主要内容 4
第2章 零件的分析 5
2.1 零件的作用 5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 7
3.1 基准面的选择 7
3.1.1 粗基准的选择 7
3.1.2 精基准的选择 7
3.2 毛坯的制造形式 7
3.3 制订工艺路线 7
3.3.1. 工艺线路方案一 7
3.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8
3.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
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
3.4.1 外圆表面 9
3.5 内圆表面 11
3.4.3 端面 12
3.4.4 凸台 12
3.4.5 孔类 12
第4章 确定差速器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
4.1 工序1 铣φ200外圆右端面(大头)。 13
4.2 工序2 铣φ50外圆左端面(小头) 14
4.3 工序3 粗、半精车φ200、φ154、φ150、φ50外圆 15
4.4工序4钻孔φ40底孔φ39.5,精车φ200、φ154、φ150、φ50外圆,精车最大轮廓φ200前端面 20
4.5 工序5 粗镗φ50、φ122、φ130孔 25
4.6 工序6 精镗φ40、φ50、φ122、φ130孔,以端面和φ154外圆定位,选用T740K精镗床 30
4.7工序7 铣两凸台上平面 33
4.8 工序8 钻φ4孔,选用Z525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 34
4.9 工序9 钻、铰两组φ8、φ22孔,φ8孔倒角。 35
4.10 工序10 钻孔12×Φ12.5 38
则本工序总切削工时 39
第5章 钻孔夹具设计 39
5.1问题的提出 39
5.2定位基准的选择 40
5.3 定位元件与夹紧元件的选择 40
5.4切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41
5.5钻套、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41
5.6夹具精度分析 43
5.7本章小结 44
第6章 铣小头端面夹具设计 44
6.1定位基准的选择 45
6.2 定位方案和元件设计 45
6.3 夹紧机构的设计 45
6.4 定位误差的计算 45
6.5本章小结 46
总 结 46
参 考 文 献 47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差速器的作用就是使两侧车轮转速不同。当汽车转弯时,例如左转弯,弯心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内右侧车轮要比左侧车轮走过的轨迹要长,所以右侧车轮转的要更快一些。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得通过差速器来调节。差速器由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和半轴齿轮等机械零件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经变速器从动轴进入差速器后,直接驱动差速器壳,再传递到行星齿轮,带动左、右半轴齿轮,进而驱动车轮,左右半轴的转速之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行星齿轮,左、右半轴齿轮和驱动车轮三者转速相同。当转弯时,由于汽车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反馈在左右半轴上,进而破坏差速器原有的平衡,这时转速重新分配,导致内侧车轮转速减小,外侧车轮转速增加,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同时,汽车完成转弯动作。
差速器就是一种将发动机输出扭矩一分为二的装置,允许转向时输出两种不同的转速。
差速器有三大功用:把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充当汽车主减速齿轮,在动力传到车轮之前将传动系的转速减下来;将动力传到车轮上,同时,允许两轮以不同的轮速转动。
当汽车转向时,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在转弯时,每个车轮驶过的距离不相等,即内侧车轮比外侧车轮驶过的距离要短。因为车速等于汽车行驶的距离除以通过这段距离所花费的时间,所以行驶距离短的车轮转动的速度就慢。
1.2 差速器的主要分类
1.2.1 开式差速器
开式差速器的结构,是典型的行星齿轮组结构,只不过太阳轮和外齿圈的齿数是一样的。在这套行星齿轮组里,主动轮是行星架,被动轮是两个太阳轮。通过行星齿轮组的传动特性我们知道,如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