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一村一品 发展启示与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照市东港区一村一品 发展启示与思考
[摘 要] 介绍了日照市东港区“一村一品”发展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一村一品”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村一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东港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一村一品 经验做法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30-02
东港区是日照市的中心区,现辖3个街道、6个镇和1个省级高新区,总人口61.2万,其中农业人口50.28万人,耕地面积38.5万亩。近年来,东港区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形成了后村镇、南湖镇茶叶生产基地,陈疃镇蓝莓生产基地,西湖镇食用菌生产基地,三庄镇、河山镇果品生产基地,城郊瓜菜基地等特色产业带。2012年全区“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92个,占全区总村数的19.5%;农村经济总收入26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50元。
一、东港区“一村一品”发展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一村一品”发展,专门成立了“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镇街道镇长(主任)、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壮大我区优势主导产业,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连片发展茶叶、蓝莓、果品、食用菌、瓜菜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分别给予200元~500元不等的奖励;对集中连片发展面积达到500亩~1000亩的,给予20万元的配套奖励;对集中连片发展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给予50万元的配套奖励。对评选为“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的单位,给予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单位,分别奖励0.5万元、1万元、2万元;对获得省、市、区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和1万元;对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的,奖励5万元;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奖励10万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的,奖励20万元。
3.大力培育特色产业。近年来,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2011~2013年全区茶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前全区形成了以粮油、茶叶、蓝莓、食用菌、果品、瓜菜、畜牧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区粮油面积达到31.67万亩,茶园面积8.1万亩,蓝莓面积1.7万亩,果品面积4.2万亩,食用菌面积4100亩,瓜菜面积2.4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达到174个。后村镇着力打造“江北绿茶之乡”,茶园面积达到3.3万亩,其中连片发展300亩以上的专业村有30个,500亩以上的专业村有8个,1000亩以上的专业村有2个。全镇年产干茶2738吨,产值达2.5亿。该镇皂户沟村是一个典型的茶叶种植专业村,现有人口746人、土地面积860亩,茶园面积达到650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00元,茶叶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
4.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近年来,我区按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三化”要求,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发展方向,推进规模化生产。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三庄、西湖、陈疃西部三镇,牢牢把握“突破三庄,带动西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三庄镇在巩固苹果、板栗、黄烟等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抓了核桃、茶叶、金银花等8个重点区域的集中连片发展;西湖镇把茶叶、蔬菜、食用菌作为培植重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全镇1000亩以上的发展大片4个;陈疃镇聚力打造蓝莓产业,全镇已发展千亩现代农业基地12个,涉及22个村,蓝莓面积1.7万亩,2012年被评为全国蓝莓“一村一品”示范镇。
5.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和充足的劳动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以龙头企业为推动力,全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格局正初见端倪。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120家,农产品加工值达到26亿元。后村镇的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高标准香菇设施栽培560亩,年产香菇1500吨,年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