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材料.docx

发布:2018-11-20约7.38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初中地理经验交流材料   短时、高效、培优   ——八年级地理复习之我见   蒙阴县旧寨中学 王旭   八年级即将迎来学业水平考试,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复习完之前所学的全部内容,怎么上好复习课?怎么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是我在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作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把复习计划作成日历   现形势下,八年级的地理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若没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最终都将是虎头蛇尾的结局。所以,我根据市、县教研室的地理复习教学策略,制定了详细的两轮复习计划,并且具体到每一周每一节课,把复习计划变成日历。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轮复习(2月17日——4月25日)共九周的时间。在第一轮复习中,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上,立足教材,立足课标。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建立知识网络,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轮复习(4月28日——学业考试)。第二轮复习在第一轮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以专题复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已经准备好了二轮复习专题划分以及测试题。   二、把复习课上成新课   大部分学生习惯了幽默风趣、知识与技能、生活与哲理、师生如朋友的快乐课堂,能不能很好的与教师一起好好复习,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让学生能上好地理复习课,我在市、县复习教学策略指导下,把复习课分成了三步走。   第一步,规定范围让学生自学,在完成知识梳理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智力、生活环境不一样,不同程度的同学找的重点不一样,这充分发挥学生主官能动性,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在提取知识要点时不够全面的问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确定知识要点,让每一节课的要点更精炼。   第二步,教师引领学生做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内容主要是我们平时说的要点突破,也包括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在记笔记的同时,把体系上的大纲展开,学习好的多记,学习差的少记。   第三步,根据课堂时间与复习内容做好以下几方面:记忆提纲、落实地图、精做习题等。   在这三步走的基础上,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上课时的方法,避免所有的课都上成一个样子,让学生尽量保持新鲜感。如,有的课上,我会给学生一组与本节课相关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题目,然后小组对抗。再如,每隔几节课,我都会设计一节知识竞赛课,课前给学生规定好范围,让每个学生在课前都准备好题目,课上进行对抗。这样学生在设计题目的同时实际也已经掌握了该问题。   总之一句话,复习课要上的和新课一样,学生才愿意学。因为知识虽旧,学习方法却新,上课的自学又有利于学生在自由的空间自由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三、把知识放在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让学生结合地图记忆,这样他们记的知识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在运用地图进行复习时,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图,比如:中国主要的山脉及地形区、中国的气候、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等,我经常要求学生去动手画图。为了降低画图的难度,我让学生课前先利用地图册描绘一幅中国政区空白图,然后在上面独立绘制山脉、地形区、气候、铁路等地理事物。   另外在学生记忆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随手图,不要求画的特别准,只要他自己能看懂就行了。例如,新疆的“三山夹两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等,完全可以用简单几何图形来绘制每个地理事物的位置,方位等。   甚至在有些知识的掌握上,我还会让学生在图上画一些辅助线之类。如,在极地地图上判断方向时,我会让学生在要判断的两点间画上一个指向标,让学生判断起来更加直观;再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山脊、山谷时,我就让学生在要判断的地形部位做一条切线,通过剖面图进行判断比去死记“凸高为谷,凸低为峰”更简单了。   这样子,只有把所学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适应中考题“题题带图,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四、把学生管理重视起来 无论哪一门学科,老师讲的再好,学生不学或学生学习不力,那最后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地理复习,三分靠讲,七分靠管,如果管理不到位,那将会事倍而功半。因此,复习阶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十分重要,我在平时是这样做的:   (1)注重落实检查,真正把复习落到实处。实行小组检查,教师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