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六章齿轮系及其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6-1 轮系的类型;; 周转轮系:当齿轮系转动时,若其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
轴线绕另一齿轮的固定轴线运动。;F=1 (行星轮系:有一个中心轮作了机架);;§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作者:潘存云教授;1 ω1;右边各轮的齿数为已知,左边三个基本构件的参数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则可求得第三个参数。于是,可求得任意两个构件之间的传动比。;如果是行星轮系,则ωm、ωn中必有一个为0(不妨设ωn=0),则上述通式改写如下:;例二 2K-H 轮系中, z1=10, z2=20, z3=50
轮3固定, 求i1H 。;作者:潘存云教授;结论:;作者:潘存云教授;又若 Z1=100, z2=101, z2’=100, z3=100,;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6-4 复合轮系的传动???;J;作者:潘存云教授;混合轮系的解题步骤:;作者:潘存云教授;§6-5 轮系的应用;§6-5 轮系的应用;5)运动合成加减法运算;5)运动合成加减法运算;例1 机械式钟表机构如图所示,E为擒动轮,N为发条盘。S,M,H各为秒针,分针,时针。设Z1=72,Z2=12,Z3=64,Z4=8,Z5=60,Z7=60,Z8=6,Z9=8,Z10=24,Z11=6。问这、Z6、Z12各为多少?;[例1]解:(3)走时传动
1-2-9-10-11-12组成定轴轮系
i1H=n1/nH= n1/n12
=(-1)3(Z2Z10Z12)/(Z1Z9Z11)
因 nM/nS=1/60,故,
nM/nS= (n1/ns)/( n1/nM )
=(Z4Z6)/(Z3Z5)=1/60
Z6=(Z3Z5)/(60Z6)=8
又因nH/nM =1/12,故,
nH/nM =(n1/nM)/( n1/nH)
=(Z9Z11)/(Z10Z12)=1/12
Z12=(12Z9Z11)/Z10= 24 ; 图16示为一汽车变速箱,是一定轴轮系。四种转速:
第一档 齿轮5 、6相啮合而3 、4和离合器A 、B均脱离;
第二档 齿轮3 、4相啮合而5 、6和离合器A 、B均脱离;
第三挡 离合器A 、B相嵌合而齿轮5 、6和3 、4均脱离;
倒退挡 齿轮6 、8相啮合而3 、4和5 、6以及离合器A 、B均脱离。此时由于惰轮8的作用,输出轴Ⅱ反转。;;;作者:潘存云教授;5)运动合成加减法运算;;反转原理:给周转轮系施以附加的公共转动-ωH后,不改变轮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但原轮系将转化成为一新的定轴轮系---转化轮系,可按定轴轮系的公式计算该新轮系的传动比。;特别注意:
1.齿轮m、n的轴线必须平行。;复合轮系及的传动比;例 题 1;例 题 2;§6-7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2K-H轮系中共有4种负号机构,传动比及适用范围。;三种正号机构理论上传动比: i1H →∞;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即:(z1+z2)sin(π/k) z2+2h*a;; 为了减少因制造误差引起的多个行星轮所承担载荷不均匀的现象,实际应用时往往采用均载装置。;§6-7 其它轮系简介;作者:潘存云教授;一、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优点:;作者:潘存云教授;作者:潘存云教授;刚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