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ppt

发布:2017-04-17约3.86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第一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下物 体的平衡;一、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方向的确定 判断有无静摩擦力常用假设法 1.假设接触面光滑,分析物体是否会运动,若运动,说明有摩擦力.若不运动,则原来无摩擦力. 2.假设有摩擦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看是否与题给状态一致.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说物体同时受到合力和两个分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运算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力的分解时,分解方向的确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①互相垂直的方向——正交分解法.②按________分解. 【特别提示】 正交分解法是解答有关力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解答动力学问题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三、共点力的平衡 1.若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_ 2.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3.若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做匀速运动或者静止,则这个物体在此方向上的合力为零.;一、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常用方法 (1)整体法和隔离法 ;(2)假设法 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2.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混淆. (2)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来源,即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 (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 (4)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按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5)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 ;二、解决平衡类问题常用方法 ;力的三 角形法;(2010·安徽理综)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1-1-1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 【解析】 Q物体随P一起匀速下滑,则Q所受外力为零,分析Q物体受力,如图所示:;则有F=mg sin θ,即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对P和Q都有弹力的作用.P和Q组成的整体匀速下滑,分析整体受力,如图.可知斜面对P有向上的摩擦力Ff. 由以上分析可知P共受5个力的作用,分别是:P的重力mg,斜面对P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Q对P的压力和弹簧的弹力F′,如图: 【答案】 C;【特别提醒】 分析过程中,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若P和Q一起沿光滑的斜面加速下滑,则P受几个力的作用? 解析 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 sin θ=(M+m)a 所以a=g sin θ 选取Q为研究对象,设弹簧对Q的作用力为F, 则有mg sin θ-F=ma 所以F=0 因此P物体受3个力的作用,分别是P所受的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Q的压力. 答案 3;(2010·江苏)如图1-1-2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答案】 D;(1)平衡问题在题目中都有所暗示,如“静止”、“匀速”、“缓慢移动”等. (2)此题中和三根绳子吊着物体是一样的效果. (3)常用正交分解法沿两个方向列平衡方程来处理类似问题.;2.若将一个光滑的球(质量为m)放在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漏斗型容器里,每个平面与竖直方向成45°角,如图1-1-3所示(球未画出),则每个平面对球的作用力是多少?;重为G的物体系在两根等长的细绳OA、OB上,轻绳的A端、B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上,如图1-1-4所示,若固定A端的位置,将绳OB的B端沿半圆形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的过程中,则 A.OB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OB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A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OA绳上的拉力不断减小;【解析】 绳子OA的拉力FA和绳子OB的拉力FB的合力F始终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随B沿半圆形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C的过程中,合力F与FA、FB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可以看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