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DOC

发布:2018-07-15约8.84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指导老师 马红亮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态系实验一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α-萘胺氧化法)植物根系的作用,主要有(1)对地上部的支持和固定;(2)物质的贮藏;(3)对水分和盐类的吸收;(4)合成氨基酸、激素等物质。因此根系的活力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用α-萘胺法测定植物根系活力的原理和技术。二、实验原理植物的根系能氧化吸附在根表面的α─萘胺,生成红色的α—羟基—1—萘胺,沉淀于有氧化力的根表面,使这部分根染成红色,其反应如下:根对α-萘胺的氧化能力与其呼吸强度有密切关系。日本人相见、松中等认为α-萘胺氧化的本质就是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该酶的活力愈强,对α—萘胺的氧化力也愈强,染色也愈深。所以,可根据染色深浅定性地判断根的活力;也可测定溶液中未被氧化的α-萘胺量,计算已被氧化的α-萘胺量确定根系活力的大小。在酸性环境中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盐先反应,再和α-萘胺作用生成红色的偶氮染料,可在510nm比色测定α-萘胺含量。其反应如上。三、实验仪器药品  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烘箱,三角烧瓶,量筒,移液管,刻度试管  Α-萘胺溶液:称10mg α-萘胺,先用2ml左右的95%酒精溶解,然后加水到200ml,成50μg/ml的溶液。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见附表2)A液: 0.2mol/L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 27. 8g配成1000ml)。B液: 0.2mol/L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53.65g或Na2HPO4·12H2O71.7用时取A液39ml,B液61ml混合,稀释至200ml即成。  1%对氨基苯磺酸:将1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 30%的醋酸溶液中。  亚硝酸钠溶液:称10mg亚硝酸钠溶于100ml水中。四、实验操作步骤 定量测定  (1) 挖出水稻植株,并用水洗净根系上的泥土,剪下它的根系,再用水洗,待洗净后用滤纸吸去根表面的水分,称根  称2g根放在100ml三角烧瓶中。然后加50μg/ml的α—萘胺溶液与磷酸缓冲液(pH7.0)等量混合液50ml,轻轻振荡,并用玻璃棒将根全部浸入溶液中,静置10分钟。吸取2ml溶液,测定α—萘胺含量[测定方法见下面(2)],用为试验开始时的数值。再将三角烧瓶加塞,放在25℃恒温箱中,经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测定。另外,还要用一只三角烧瓶置同样数量的溶液,但不放根,作为α—  (2) α-萘胺含量的测定  吸取2ml溶液,加入约10ml蒸馏水,再在其中加入1%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ml和亚硝酸钠溶液1ml,在室温中放置5分钟,待混合液变成红色,再用蒸馏水定容到20ml。在20─60分钟内进行比色。选用波长510nm,读取吸光度,查对标准曲线得相应的α─萘胺浓度。  从试验开始(10分钟)时的数值减去自动氧化的数值,即为溶液中所有的α-萘胺量,再减去试验结束时α-萘胺含量,即得试验其间为根系所氧化的α-萘胺量。被氧化α-的萘胺量以μg/(单位根干重·小时)表示之。因此,还应将根系烘干称其干重。  (3) 绘制α-萘胺标准曲线分取浓度为50μg/ml的α-萘胺溶液0, 0.2, 0.4, 0.6, 0.8, 1.0ml于试管中配制系列溶液,加蒸馏水10ml,1%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ml,和亚硝酸钠溶液1ml,在室温中放置5分钟,混合液即变成红色,再加蒸馏水定容到25ml,在20─60分钟内进行比色,波长为510nm,读取吸光度(A),然后以A为纵坐标,α-萘胺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五、实验数据分析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样液所测得的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查出α-萘胺含量,按下公式计算α-萘胺氧化值。 [M1-M2] × 48α-萘胺氧化总量(μg) = ————————————————— 测定时提取液用量(ml) M1:第一次取液测定值(μg);M 2: 第二次取液测定值(μg)[C1-C2]× 48α-萘胺自发氧化总量(μg) = ———————————————— 测定时提取液用量(ml)C1: 第一次空白测定值(μg);C2: 第二次空白测定值(μg)公式中:48— 测定时提取液总量(ml)α-萘胺氧化总量(μg)- α-萘胺自发氧化量(μg)α-萘胺生物氧化强度 = ——————————————————————(α-萘胺μg·g-1根·h–1) 反应时间(h)×根鲜重(g)实验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一、实验目的 了解叶绿素提取分离的院里以及它们的光学特性在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