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湘教版.doc

发布:2018-10-22约4.2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 MERGEFORMAT - 3 - 洞口九中2017年下学期高二月考地理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1~4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阴山山脉 D.呼和浩特市 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 “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A.地质条件稳定 B. 灌溉条件改善 C.年降水量增多 D.黄河水量减少 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土壤盐渍化 B.森林锐减 C.水土流失 D. 湿地破坏 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海拔 C. 热量 D. 水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 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 6.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 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追求生态效益 B.完善的制度、法规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追求经济效益 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F处为地中海气候,棉花带分布在此 B. 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C.B为小麦带,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D.A处为乳畜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9~10题。 9.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②④ B.②③ C. ①②   D.①④ 10.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 水土流失加剧 C.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D.水资减少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12.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种类 A. ①③ B.②③ C.③④ D. ①② 右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就业需要   B.环境质量 C.经济发展   D.国际背景 14.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国家政策 D.消费市场 15.图中甲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环境污染 C.水土流失 D.资金短缺 16下面是湖南的张家界景区的两幅图片。湖南张家界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其具有(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