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项优先,提高幸福指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坚持三项优先,提高幸福指数
——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三项优先”工作汇报
(2015年1月14日)
2014年,区党委、管委对“三项优先”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三项优先考核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多次召开党委、管委会议专题研究,加强了督查考核,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就业优先
(一)健全就业优先机制
1.高度重视。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下达后,区党委、管委高度重视,4月9日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与考核办法,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镇、办事处、林场及区直相关单位;各相关单位行政一把手分别与区管委主任签订了目标责任状,规定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年终不能评先评优。
2.制定方案。根据全市推进就业优先工作的要求,管理区于11月份出台了《关于推进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意见》《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工作方案》,明确由区人社部门为推进就业优先战略的牵头部门,建立了以企业参保增长率、市场主体增长率、缺工率、失业率为重点的考核机制。
3.狠抓投入。建立了财政投入机制,将就业专项资金配套纳入了财政预算,全年配套55万元,占上年度就业资金支出总额282万元的19.5%。
4.紧扣目标。紧扣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落实各项指标任务。2014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06人,完成全年任务500人的101.2%;失业人员再就业10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实现困难人员再就业5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就业失业登记46名,主要对象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下岗失业人员;对被登记的4名纯农户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采取就业见习等方式进行就业援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营造企业用工环境
在服务企业方面,我们积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落实领导和部门服务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同时,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2014年,完成公租房480套;交通方面实行定点定时对开,方便了职工;新增超市3家;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全覆盖;回龙山庄大酒店于5月初正式营业;医院、学校与工业区域相距无几,方便就医与子女入学。
根据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工呈季节性特点的实际要求,管理区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及时发布用工信息,确保农产品加工等小微企业的用工需求,每年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业的城乡居劳动力200人以上,创劳务收入100余万元。用工人员的养老保险由他们自主选择,绝大部分员工仍选择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员工稳定就业率及专业技术人员稳定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三)加强就业服务、培训
1.加强就业服务。一是建立了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全年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2次,发布岗位数200个;举办公共就业服务活动3次,提供岗位数226个,签订合同人数126人次。二是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5至8月全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集中100天时间和各级基层服务平台人员力量,采集人力资源信息5360余人次,建立健全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三是加强了镇、办事处、林场等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创建回龙圩镇、回峰社区、八字桥社区三个基层平台示范点的基础上,制定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到12月底,全区所有镇、办事处、居委会、回峰林场等基层服务平台全面完成了标准化建设任务。四是努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劳动监察部门分别于5月、11月下旬深入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宣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指导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用工备案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指导6家企事业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进行系统规范化管理,已建工会组织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100%。全年劳动保障监察立案数4起,结案数4起,结案率100%。五是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建了由管委会主任任顾问的人事、法庭等部门组成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台了相关文件,健全了仲裁机构。
2.加强就业培训。整合管理区内培训资源,广泛开展柑桔管理等培训活动,共培训1708人次,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1700人的100%,其中失业人员培训502人,企业职工培训500人,农民工培训506人,创业培训200人;培训合格180人,创业成功102人,成功率51%。参加职业技能鉴定402人,成功取得职业技能鉴定人数300人,均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00%。通过培训,提升了人员素质。
(四)努力扶持创业就业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2014年,全区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工商、税收、财政补贴、金融等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各项业政策性补贴共359.7万元。二是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对全区3家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