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doc

发布:2018-03-02约2.4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 聚党心,才能凝民心。万州区7万余名党员中还有近9000余名生产生活相对困难,围绕如何摆脱“过节想着、平常忘却”的帮扶困惑,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庆市万州区始终围绕 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总体目标,紧扣 推动科学发展、建设 500亿万州 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践特色,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平台,建立城市党组织服务农村党组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党组织服务党员新机制,推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构筑 城乡支部手拉手 共建共融平台,激活组织资源 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针对城市和农村党组织资源脱节的问题,我们以 城乡支部手拉手 结对共建为切入点,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机制。全区确定了150对城乡党组织 手拉手 ,双方通过联合建组织,以城带乡建班子,城市支援建阵地;城市党员进村体验,农村党员进城学习,城乡党员结对帮扶,开展互动组织生活;延伸城市服务进农村,开展面向村民的政策咨询、技术解答、技能培训等系列服务,使村级阵地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党组织生活更加丰富,日常组织生活制度更加健全,一批项目、资金等流向农村,激活了组织资源。学习实践活动中,城市党组织以 城乡支部手拉手 为平台,普遍深入结对村,过一次组织生活、搞一场科学发展观宣讲、开一次民情恳谈会、办一批好事实事、交一篇调研报告,城市党员也纷纷沉下去,访民情、问民计、办实事。群众深有感触: 手拉手 进一步拉近干部和我们的距离,拉出了感情,拉出了友谊。 二、构筑 万名党员心连心 扶助群众平台,架起党群 连心桥 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要做践行科学发展、帮助困难群众的先锋模范。面对万州下岗工人、低保人口、农村贫困人口、移民多的现状,围绕如何让党的关怀暖及这个群体,我们建立了 万名党员心连心 一对一帮扶群众机制。既注重 输血 帮扶,送去物资以解燃眉之急;更着眼长远培育 造血 功能,丢掉帮扶 拐杖 实现自我发展。从观念上帮,增强致富信心,激发创业热情;从信息上帮,送去致富信息;从技能上帮,帮助培训致富和就业技能;从就业上帮,为无业、失业群众寻找就业岗位;从项目上帮,帮助提供致富项目。尤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为了深化这一载体形式,更加贴近帮扶群众,我们在全区88个参学单位开展了 万名党员献良策 活动,上千条致富 金点子 送入农家。全区3万余名党员与困难群众结为 穷亲 ,帮扶物资510余万元,解决就业岗位2200余个,扶持项目533个,890户困难家庭走上了创业致富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移民攻坚、奥运火炬传递等工作中,党员们从做 穷亲 的工作入手,入情入理化解群众心结,耐心细致疏导群众情绪,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解决实际困难中,融洽了感情,为移民、改革、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构筑 干部群众面对面 便民服务平台,改善干群关系 转变机关作风、主动服务群众,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为解决乡镇干部作风机关化、服务群众弱化的问题,我们通过试点探索、总结完善、形成制度,在41个乡镇全面启动 干部群众面对面 赶场便民服务,以农村自发形成的集市为依托,延伸干部服务平台,设立 便民服务岗 ,定期与群众 面对面 开展信息咨询,协调处理纠纷,宣讲时事政策,现场办理证件、手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后,又将深受群众欢迎的 赶场 便民服务固化为机制。现在区级领导和部门领导也已经形成制度 赶场 服务,实现了区、乡(镇)、村三级干部联动,每天都有上百名干部在各个集市 赶场 服务。我们期望群众赶场做 买卖 、干部 赶场 送服务的初衷达到了,群众办事方便了,有诉求能及时找到干部倾诉了,即使没有事情也愿意和干部拉家常了,与干部的感情更加亲近。今年,全区来访批次和人次均比去年下降40%以上。干部们也变坐在机关等群众上门为走出机关围着群众需求转,常常是带着答案 赶场 、揣着问题返乡,既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又通过群众面对面 考问 经受了锻炼,增强了干事、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四、构筑 党内温暖工程 凝心聚力平台,促进党内和谐 聚党心,才能凝民心。万州区7万余名党员中还有近9000余名生产生活相对困难,围绕如何摆脱 过节想着、平常忘却 的帮扶困惑,2017年4月起,我们着手探索党内人文关怀机制。在广泛开展 送温暖 慰问活动的基础上,创设了 党内温暖工程 基金,通过党员和党组织捐赠、党费划拨、党建经费注入等渠道募资300余万元,其中 两新 组织 致富思源铭党恩 等三次活动募集资金110余万元,实行滚动积累,夯实帮扶基础。重点对为党工作多年的老党员给予生活补助,对因病因灾等致贫的困难党员提供生活救助,对有脱贫愿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