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落后地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落后地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哲学思考
王鹏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委党校 010100)
摘要:从哲学角度研究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其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坚持“三个代表”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民问题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问题;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出发点;注重精神变物质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经济落后地区在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落后地区 小康社会 哲学思考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进步、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奋斗目标。
经济落后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固然是要该地区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以为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
制约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陈旧落后的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这种陈旧落后的观念从多种现象上表现出来。有的是陷入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之中,习惯于依靠上级,等政策、靠扶持、要资金,缺少自我奋起的精神,没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有的则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当改革中遇到阻力或出现新矛盾、新问题的时候,便动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担心会出现两极分化;提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担心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倡引进外资或企业改组、发展混合型经济,就担心导致私有化;放开物价,特别是放开粮油价格,引发出相关产品物价上扬,推动价格指数上涨,就怀疑改革难以为继;党内出现腐败现象,就认为难以惩治;有的小农意识和小生产观念严重,胸无大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以上种种,无疑是导致落后的思想因素。不扫除这些思想障碍,再好的决策也落实不了。
因此,经济落后地区要想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施“换脑筋”工程。这就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千方百计求发展;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观念,敞开大门,大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商品意识、效益意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重科技、用科技、追求科技进步的风气;树立起为人民谋利益,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观念,从“左”的思想羁绊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本地区的实际,用改革开放的眼光作分析,实事求是地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办事。
“换脑筋”不是要人们胡思乱想,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无论是转换思想观念,还是转换思维方式,无疑都是人们的主观活动。这种主观活动必然受制于客观事物。因此,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合本地区实际的政策和策略,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正确思想得以产生的源泉,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积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再次,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说,人们要战胜自然,驾驭自然,不是自然而然可以实现的,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中来,在实践 逐步认识自然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由自然的奴隶变为主人。其实,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悲观失望、不求进取以及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因此,经济落后地区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
二、坚持“三个代表”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而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辉。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经济落后地区更应当把“三个代表”思想作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