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学前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PPT.ppt

发布:2018-02-08约4.23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儿童观的转变 (一)儿童地位观 国家本位 个人本位 1、国家本位的儿童地位观 把儿童作为齐家治国,富国强兵的手段来使用。 儿童没有被作为独立的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而受到尊重。 2、个人本位的儿童地位观 要求人们重视儿童,热爱、尊重儿童。强调成人要用适当的教育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儿童能力观 无知无能 人格主体 富有学习潜力 1、“无知无能”的儿童观 十八世纪之前,人们把儿童看成是“软弱无能”和“无知”的,同时认为儿童又具有身体发育和行为习惯上的“可塑性”。 2、“人格主体”的儿童观 认为儿童具有独特的人格力量,所以教育应注重人格的塑造。 幼儿教师必须注重儿童情感发展与个性培养。 3、“富有学习潜力”的儿童观 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 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力。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反射能力。 (三)儿童作用观 消极被动论 积极主动论 1、消极被动论 以消极被动的观点看待儿童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 2、积极主动论 儿童是外部世界的积极主动探索者、发现者,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会主动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 启示: 1、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认识儿童的发展; 2、要合理地开发儿童的发展潜能; 3、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儿童的发展; 4、不能忽视社会发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三、现代儿童观 1、儿童享有各种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 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社会中的体现与保障 在幼教机构中的体现与保障 《儿童权利公约》 将11月20日定为“世界儿童日”,目的是帮助全世界需要帮助的儿童。 缔约国确认每个儿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权。 缔约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存活与发展。 缔约国应尊重儿童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出生后应立即登记,并有自出生起获得姓名的权利,有获得国籍的权利,以及尽可能知道谁是其父母并受其父母照料的权利。 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录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 《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 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 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艺术活动。 瑞典法律规定,父母不能打骂孩子 哥伦比亚:如果为人父母者的举止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的话,国家机构就可以立即介入,把孩子带离其父母。如果父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吸食毒品,谈论暴力话题等,就犯有腐蚀幼儿罪,可以判4年监禁。 2、儿童是一个整体发展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需求 整体发展; 在身体发展的某一方面,也应全面发展 3、儿童发展具有差异性 (1)性别差异 (2)文化差异 (3)个体差异 幼儿教育新的资源取向:同伴资源 性别差异(生理方面) 身体发育方面:男孩个儿较大,内脏器官较女孩大,肺活量比女孩大,体内脂肪比女孩少,肌肉却比女孩多;男孩手臂比女孩略长,在敲击和投掷活动中男孩的力量和速度大于女孩。 性别差异(生理方面) 动作行为方面:与女孩相比,男孩更不善于用相当成熟的思考来替代冲动行为;在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上,男孩远比女孩差 活动倾向方面 男孩活动多定向于物,活动量大,喜欢探究;女孩活动多定向于人,她们喜欢交往,富于感情,但对新奇事物不够敏感。 性别差异(心理方面) 感知觉能力:女孩的触觉、痛觉敏感,嗅觉灵敏,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比男孩好。但男孩在视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 观察及思维能力:女孩的观察力明显高于男孩,但思维能力发展较慢。 性别差异(心理方面) 言语能力:女孩开口说话早,平均比男孩早2—4个月,女孩的词汇较男孩多,言语缺陷少。研究表明,3—4岁女孩通常要花25%的时间与人以口头形式进行交往。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主要内容: 儿童发展观 儿童观 学前教育观 第一节 儿童发展观 主要内容: 影响儿童发展因素的争论 儿童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影响儿童发展因素的争论 思考: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 遗传 环境 教育 儿童 (一)天性——教养之争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作用的争论。 例1:美国诺贝尔名人精子库 ——亿万富翁格雷厄姆创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