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实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远古时期原始人,将猎到的狼带回家养,养久了就成了家狗,狗只懂得等主人给东西吃才吃,主动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一点自己的想法跟主见。同样,如果猫过惯了被动安逸的日子,也就会慢慢丧失抓老鼠的能力。这都体现了由主动性到被动性的一个转化。那应该如何把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呢?
学习也分为主动性学习和被动性学习。婴幼儿时期我们的主动性学习表现的最明显,我们模仿学习各种动作能力常识,而后来我们便进入了父母为我们规划的模式中,无法拒绝的经历初中高中大学,开始了被动性学习。既然最终结果终归还是要学,与其被动的学习,何不更快乐的主动学习。我认为学习中,最重要还是应该培养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好奇心,有积极性,学习的效率才越高,这就达到了主动性学习的目的。
我们以后都要去找工作,也就必须要接受各种各样的面试。面试的时候,应试者则是处于被召唤、被支配、被挑选的地位,似乎没有多少主动权可言那么,应试者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面试的主动权,其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很大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了解和研究用人单位需求状况、专业特点、考官心理、应答对策
谈恋爱也是如此。男生如果对一个女生有好感,却一直被动,从来不主动和女生表明或者给女生暗示,这样女生怎么知道男生的心,男生怎么追得到女生。所以,要懂得化被动性为主动性,爱要大声说出来。
在生活中,给自己一个比较现实一点的计划!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明天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起床后就按照你写的事情一件一件的来完成。尽量严格按照上面的来做,慢慢的就会改变被动的坏毛病了。
现在说说孔子的修身之道。在儒家眼里,修养的最高水平就是圣人,那什么是圣人?孔子的弟子这样说,夫子仁且智,夫子圣矣,可见,仁且智,也就是聪明而仁爱的人就是圣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强调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孔子倡导人们为“仁”守“信”:“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而如今的社会,在童叟无欺的古训下,许多商人在制作、贩卖假货中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黑心棉做的被子,三聚氰胺的牛奶,含甲醛的白酒。。假冒伪劣商品背后跳动着一颗强烈进取的不仁不义之心。要是孔子知道他的子孙们这样不把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当一回事,一头扎进孔方兄的怀里就找不着北,他会生气吗?但他也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比德于玉,应该是不屑于和视道德规范如无物,没有共同语言的人计较的。
有孔子这样的先贤圣人在那儿立了榜样,是我们后人的福份,我们应该跟随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好了,你好了,大家就好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