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
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共7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
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
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是内蒙古目前考古挖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在该
遗址发现了独特的“坛冢合一”的建筑遗存。坛台居高处,台面平整,周边或有装饰雕刻,用于祭天地、
神祇等。冢墓在坛台周边或下方,石砌墓室,有的有精美随葬品。据此推知,当时
A.盛行神灵崇拜B.出现阶级分化
C.具备国家形态D.建筑技术高超
2.《尚书·召诰》中记载“王以小民受天永命”;《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
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这类记
载旨在
A.强调政权的合法性B.彰显历史传说的价值
C.探讨商朝灭亡原因D.记录政权更迭的异象
3.唐初,政府对盐业实行较为宽松的无税制,大部分盐业由私人自主经营;758年,政府任命第五琦为盐
铁使,推行榷盐法,对盐业进行全面控制;764年,政府任命刘晏推行改革,将盐政管理模式改为“民制、
官收、商运、商销”,上述政策调整主要基于
A.商业发展程度不同B.央地矛盾逐渐缓和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政局不断发生变化
4.13世纪,蒙古大军西征,基辅罗斯遭到冲击。东北罗斯在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受蒙古文化与统治方
式影响,逐渐形成俄罗斯民族及其独特发展路径;而西南罗斯因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蒙古统治相对薄弱,
发展为乌克兰(边陲之地)民族,有其自身特色文化与历史轨迹。这可以用于说明蒙古西征
A.是影响民族分化重要因素B.引发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C.决定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D.促进中外民族多元一体
5.林则徐在编译的《四洲志》中介绍美国时,其中“山则深林,莫知矿处;壤则启辟,始破天荒”完
全属于改写,还凭空加入“不立国王,仅设总领”等内容,并将美国的联邦制与中国郡县制类比。对这
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林则徐
A.放弃天朝上国思想观念B.以传统文化视角解读西方制度
C.初步实践中体西用主张D.试图全面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
6.哈尔滨市双合盛制粉厂前身是俄国人创办的东方制粉厂。1915年,被山东商人张廷阁购买后,更名为
双合盛制粉厂。1916年1月,双合盛正式开工生产,日产量由原来的
3.3万公斤增至4.85万公斤,不久又上升到7.28万公斤,北京政府对此予以嘉奖。双合盛制粉厂产
量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的资本输出加速技术升级B.政府主导工业规模化生产
C.民族资本家抓住机遇发展实业D.产业重心向民生领域倾斜
7.下图为长征期间中央红军行军路线示意图。图中显示,遵义会议前红军沿湘江、乌江突围,路线僵直;
会议后突然出现大规模迂回机动,先后四次穿越赤水河,穿插于川黔滇三省。这一变化说明遵义会议
A.标志战略转移任务最终完成B.从思想上清算“左”倾错误
C.调整军事指挥扭转被动局面D.推动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
8.1946年8月,由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编辑出版的《人民》画报创刊,封面以军民集会的黑白照片为背
景图,上方是粗壮的红色大字“人民”。扉页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演讲的照片,照片背后第2页是毛泽
东的题词:“为人民服务”。这体现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诉求B.通过舆论维护双十协定的成果
C.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D.动员群众强化新民主主义理论
9.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期间,美
国逐步放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这反映了
A.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技术壁垒B.中美关系开启正常化新篇章
C.美国联合中国应对苏联战略扩张D.改革开放吸引西方参与合作
10.下表为1994~1998年,河南省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