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化学复习配套课件:2-1钠、镁与其化合物.ppt

发布:2018-06-12约8.5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其不赞成的理由可能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说明A中反应有Cl2生成;若B中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且变蓝,不能说明一定有Cl2生成,因为O2也可以把I-氧化成I2:4H++4I-+O2 ===2I2+2H2O,从而使试纸变蓝。(2)装置C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HCl和Cl2,防止污染空气并使D中收集到较纯净的O2。 (3)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能得到O2;O2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得到。 [答案] (1)Cl2 4H++4I-+O2===2I2+2H2O (2)吸收HCl和过量的Cl2,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 (3)①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 ②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所得 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1.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2.Na2O2与CO2、H2O(g)反应的重要关系 (1)气体体积差的关系 2Na2O2+2CO2===2Na2CO3+O2 气体体积差① 2 1 ΔV=1 2Na2O2+2H2O(g)===4NaOH+O2 气体体积差② 2 1 ΔV=1 (2)先后顺序关系 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2O2首先与CO2反应,剩余的Na2O2再与H2O(g)反应。 (3)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每产生1 mol O2就转移2 mol电子。 (4)固体质量变化关系 ①足量过氧化钠与水、CO2反应的计算 ②足量过氧化钠与H2、CO和O2反应的计算 H2+Na2O2===2NaOH(仅是计算关系)。 所以,有a g通式符合(CO)m(H2)n(m=0,1,2,3…,n=0,1,2,3…)的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将其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a g。 [特别提醒] (1)用脱脂棉包裹住过氧化钠,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可以燃烧,不仅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还可以说明该反应放热。 (2)Na2O2与H2O反应时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典例1]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其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 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将0.01 mol的Na2O和Na2O2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相同(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D.1 mol Na2O2与足量CO2和H2O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E.将10 g乙酸(CH3COOH)充分燃烧,将生成物(H2O、CO2)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固体增重为10 g F.将Na2O2投入FeSO4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A项,Na2O2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Na2O2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固体,NaOH固体吸水形成白色粘稠物,再与空气中的CO2反应。B项,Na2O2与呼出的CO2和H2O反应生成O2。 C项,根据反应Na2O+H2O===2NaOH,Na2O2+H2O===2NaOH+O2↑可知,生成NaOH物质的量相同,浓度也相同。D项,转移的电子均为NA。E项, ①②两过程消耗和生成O2的量相同,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乙酸质量。F项,Na2O2具有强氧化性,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答案] BCDE 1.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过量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B.1 mol 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2 mol电子 C.充分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剩余物质为Na2CO3 D.a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的产物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a g 解析:A项,Na2O2与H2O反应产生NaOH使石蕊试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