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docx
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以“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为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通过该教学实践,作者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2-0095-03
研究背景及意义
“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采用“理论+实验”的方式进行,先由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然后由学生完成相关实验练习。采用这种传统方式授课,学生往往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在短时间内能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是由于缺乏自主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在综合应用时学生很容易混淆前面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情况,不会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不能很好地对分析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解释说明。
然而,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发展为“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混合,它是将传统课堂集体教学的优势和在线自主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以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对“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采用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指导答疑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对“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混合式教学实践
“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基于浙江省教育技术平台,笔者在该平台上搭建了该课程的网络课程,设计了各章节内容的教学课件、各个知识点的教学微视频,并为各章节内容的学习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相关的测验与作业等。在学习该课程时,学生利用该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线上线下进行指导答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后学生再次利用学习平台进行课后复习,进一步巩固升华学习等环节,按照三步曲的方式开展“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探索(如下图)。
1.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完成初步学习
虽然“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偏难,但只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对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该课程的知识。
在“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对于该课程的大部分学习内容,笔者都是让学生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等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教师设计布置的学习任务,将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在该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的设计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都非常重要。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制作一定要遵循“短小精悍”的设计原则,确保视频内容条理清晰与简明扼要,要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学习任务的设计应与教学视频的内容相联系,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能进一步掌握相关学习内容。令笔者感到高兴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该课程的教学微视频通俗易懂,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自主学习基本都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教师线上线下指导答疑,帮助提升学习
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线上自主学习,基本都能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并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学生有时是在模仿教学资源中的案例,对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分析结果的解释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还会存在一些困惑,因此教师及时的指导答疑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在线上解答的笔者一般都在线上解答。而有些问题光靠线上的解答不能很好地被学生所理解,甚至有些时候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堂集中面授的答疑指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笔者都会安排一次课堂集中面授答疑指导。而在课堂集中面授答疑指导之前,笔者会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对学生所完成的测验、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集中面授答疑指导前发布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进一步去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这样有助于他们在课堂集中面授答疑指导时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指导,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进一步提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
在该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答疑、作业批改和互动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而问题的及时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3.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復习,巩固升华学习
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能获得初步学习,通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