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国际MOOC研究趋势分析.docx
后疫情时代国际MOOC研究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4-0085-04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共被引知识图谱中每个聚类的标签是用其所包含的关键词中对数似然率最大的关键词来命名的,而没有将其他关键词考虑进去。为了更全面地概括该聚类所标识的研究内容,笔者将每个聚类的前四个高频术语列举出来进行分析(如下表)。
结合共被引知识图谱中每个聚类所包含的高频术语,对相关施引文献进行阅读,笔者将国际MOOC研究前沿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技术及资源的建设(#0、#6、#8)
此项主要包括MOOC技术支持、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知识地图的构建等方面。Fini以CCK08课程为例构建了MOOC的技术支持框架,并从三个视角进行论述:终身学习与开放教育的关系、个人知识管理技能与方法、网络学习工具的有用性。[2]Chunwijitra提出了一个框架,能有效地将开放教育资源(OER)和MOOC连接在一起,为学习者提供终身电子学习平台。[3]Deng分析了大学图书馆的知识图谱,采用知识库和机器学习的组合描述课程的逻辑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基于MOOC的高等教育知识地图,并将其应用于大学图书馆。[4]
2.学习者特征分析(#2、#4)
此项主要是对学生参与MOOC的动机、课程学习中的态度以及学习策略的研究。Littlejohn通过对788名MOOC参与者的学习行为进行定量调查以及对32名学习者进行访谈后,发现学习者的动机和目标会影响他们概念化MOOC的目的,进而影响他们对学习过程的看法。[5]Watson使用了顺序说明性混合方法,评估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并对12名参与者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MOOC学习者对探索性或指导性教学策略的偏好有所不同。[6]Deshpande分析了MOOC学习者的动机因素,结果表明,内容、可访问性和交互性显著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导航和学习支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很小。[7]
3.MOOC课程优化(#1、#5、#7)
此項主要包括对MOOC成功因素、学习者参与意愿、学习者感知能力等因素的分析优化MOOC的课程设计,使其可持续发展。Aparicio提出了游戏化的作用,并建议将游戏化与信息系统理论联系起来证明其对MOOC的成功至关重要。[8]Alraimi提出了一种研究模型,并使用大规模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测试,解释了继续使用MOOC意图在很大程度上受感知声誉、感知开放性、感知有用性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9]Hew通过案例研究,了解一些MOOC受欢迎的背后因素,按重要性排列如下: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可达性和热情、主动学习、同伴互动、使用有用的课程资源。[10]
4.学习社区的构建(#3)
此项主要包括对社会学习社区、MOOC中的社交互动、社区讨论的影响因素等研究。DeLimaM根据社会学习方法分析学生在MOOC中的承诺、参与和贡献程度方面的行为,其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课程开放以及教师参与的过程中,社会学习社区才能建立并继续发展。[11]FangJiaming通过使用来自318门MOOC的学习者的调查数据表明,沉浸式体验以及能力、亲和力和自主性需求充分主导了互动对MOOC学习者参与的影响。[12]ZhangLiping采用社会心理学说服理论,发现教师在MOOC社区讨论中的回答对学生的讨论活动及其知识建构具有重要影响。[13]
●后疫情时代国际MOOC研究趋势分析
1.MOOC开放资源建设研究
首先,就“包容”而言,MOOC开放资源以其便于存储、编辑和观看的优势,将在线上、线下以及混合式的多元教学模式中获得更多关注,且MOOC开放资源的灵活性能够迅速适应包括从个人到群体、从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其次,就“合作”而言,随着教育内外部系统的联通性不断增强,MOOC的设计、制作和传播都将迎来更为广泛的空间,MOOC开放资源建设的主体间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最后,就“赋能”而言,MOOC开放资源建设将迎来师生共同管理的新局面。一线教师使用得多自然经验积累就越多,其拥有的教学反馈信息是提升开放资源质量的根本动力。同时,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素养也将因为网络学习经历的充实而迅速得到提升。由此可以预见,MOOC开放资源建设将迎来新的契机,将经历从适应单一模式到多元模式、从依托独立机构开发到多方合作开发、从自上而下的管理到自下而上的管理的新过程。
2.MOOC学习交互体验研究
随着MOOC参与者数量的增多,后疫情时代必将更加注重MOOC学习者的交互体验。第一,当MOOC需要面向更广泛的受教群体,学习者的体验理应得到关注,其体验将对MOOC课程的实施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体现着MOOC强大的包容性。第二,当前MOOC学习者已经能够借助科技获得较为良好的交互体验,而随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