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昕: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pdf
娄昕: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马笑笑,娄昕.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磁
共振成像,2016,7(12):945-950.
娄昕,教授,主任医师,硕导,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放射
诊断科副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
学会放射学分会总干事;全军放射学青年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
学会放射学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UCLA、斯坦福大学、MSKCC
访问教授;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认证培训讲师;担任
InvestigativeRadiology、磁共振成像杂志等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基金十余项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和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
鞘疾病。自19世纪首次报道以来,NMO一直被认为是MS的亚型。
随着特异性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发现,NMO逐渐成为一种独
立于MS的疾病[1-4]。2015年NMO的诊断标准中将NMO扩大为
NMO谱系疾病(NMOspectrumdisorder,NMOSD)[5]。
NMO/NMOSD和MS好发于中青年,病灶主要累及脑、脊髓、视神
经等。两者在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6-9]。
研究发现NMO可能起自血管周围间隙,AQP4抗体攻击少突胶质细
胞的AQP4是NMO发病的关键,补体激活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7-9]。而MS则不同,炎症反应贯穿了MS发病的不同阶段及
斑块的不同类型[7]。Bogdan等认为局部血管周围脑膜炎及弥漫性脑
膜炎在早期M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从脑膜及蛛网膜下腔延
伸到皮层、皮层下,继而到深部白质,引起继发性髓鞘脱失及神经退
行性变[7]。发病机制的差异导致两者治疗方式的不同,MS稳定期以
免疫调节剂为主而NMO/NMOSD以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不及时及
治疗方式的不当可能会促进疾病的恶化甚至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甚至导致失明、截瘫。因此在治疗前准确地鉴别两者对于患
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6]。常规的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在两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
导临床用药及预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的不
断引进,其在MS和NMO/NMOS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
MS和NMO/NMOSD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常规MRI对于MS和NMO/NMOSD的研究
常规的MRI主要包括T2加权成像(T2weightedimage,T2WI)、
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
T2FLAIR)。T2WI基于常规的FSE序列,T2FLAIR则采用反转恢复脉
冲序列,将游离水抑制。T2WI及T2FLAIR能比较清楚地显示病变的
信号特点及形态。MS和NMO/NMOSD脱髓鞘病变呈稍长T1、稍长
T2信号,有液化坏死时呈长T1、长T2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