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5章糖代谢的其他途径(免费阅读).ppt

发布:2016-12-27约3.81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5章 糖代谢的其他途径 分解: 戊糖磷酸途径 合成: 糖异生作用 1 戊糖磷酸途径 1.1 概念 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 : 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 细胞液 1.2 戊糖磷酸途径 ⑴ 氧化阶段 NADPH——还原力 ① 氢和电子的供体 ② 红细胞 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 NADPH+H+→ 2G-SH(还原型谷胱甘肽)+ NADP+ ⑵ 非氧化阶段 ② 2个5C→7C+3C →4C+6C 转酮醇酶:辅酶TPP ③ 4C+5C→3C+6C 转酮醇酶 1.3 调节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根据NADPH、5-P-核糖和ATP间的需要调节 ① 核糖-5-P﹥﹥NADPH ② 核糖-5-P和NADPH处于动态平衡 ③ NADPH﹥﹥核糖-5-P 形成ATP+NADPH +丙酮酸 3 葡萄糖-6-磷酸+6NADP++5NAD++5Pi+ 8ADP→ 5丙酮酸+3CO2+6NADPH+5NADH+ 8ATP+ 2H2O+8H+ 参加核酸代谢 产生还原力(NADPH)的主要途径 不同结构糖分子的重要来源 2 糖异生作用 2.1概念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由非糖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丙酮酸、乳酸、氨基酸和甘油) 场所:肝脏的细胞液 2.2 途径 糖酵解与糖异生的关系:并非逆转 三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 糖异生的总反应方程式: ⑴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 丙酮酸:细胞质 →线粒体 (丙酮酸转运酶) 线粒体: 丙酮酸+CO2→草酰乙酸 ↙ ↘ PEP+CO2 苹果酸 线粒体→细胞质 ↓ ↓ PEP 苹果酸 ↓ 草酰乙酸 ↓ PEP+CO2 ① 丙酮酸→草酰乙酸 线粒体酶 调节酶 辅基:生物素(活化的CO2的载体作用)。 消耗1个ATP,需Mg2+。 别构激活剂:乙酰CoA 只要结合在酶上,生物素才会被羧化。 调节:ATP的需求 ATP富余:草酰乙酸进入糖异生途径生成糖; ATP不足: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进入柠檬酸循环。 ② 草酰乙酸→PEP 利用PEP过膜 利用苹果酸过膜 反应方程式: 丙酮酸 + ATP + GTP+H2O → 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ADP + Pi +GDP+H+ ⑵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 ⑶ 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2.3 糖异生作用和酵解作用的协调控制 ① G→G-6-P: 己糖激酶(酵解) 葡萄糖6-磷酸酶(异生) 6-P-G: 抑制 活化 ② F-6-P→F-1,6-2P PFK-1 FBP-1 AMP: 激活 抑制 2,6-二磷酸果糖: 激活 抑制 ATP: 抑制 激活 柠檬酸: 抑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