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目的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
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G=(t2-t1)/[(lgW1-lgW2)/lg2]
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实验器材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
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
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
实验步骤
活化菌种
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
接种
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表1.各培养基接入菌种及培养条件
编号 接入菌种 培养条件 —— 0 —— 放置在实验台上做对照 第1
小组 1 1.0ml大肠杆菌菌液 37 ℃ 200rpm 2 3.0ml大肠杆菌菌液 37 ℃ 200rpm 3 5.0ml大肠杆菌菌液 37 ℃ 200rpm 第2
小组 4 一个大肠杆菌菌落 37 ℃ 200rpm 5 1.0ml大肠杆菌菌液 37 ℃ 110rpm 6 1.0ml大肠杆菌菌液 30 ℃ 200rpm 第3
小组 7 1.0ml枯草杆菌菌液 37 ℃ 200rpm 8 1.0ml枯草杆菌菌液 30 ℃ 200rpm 9 1.0ml枯草杆菌菌液 37 ℃ 110rpm
培养并测量
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取500ul培养液到2000ul蒸馏水中,以蒸馏水为对照,测OD600,固定参比杯,不要调动波长旋钮;固定一台分光光度计; 零小时也要测。全班同时取样,同时开始振荡, 取样期间时间不算。
培养开始时,测0号瓶pH。实验结束后,测1-9号瓶pH。
结果
1.OD600
OD600记录结果见表2。
表2. 发酵过程OD600测量值。划线结果表示明显错误,作图时弃去;绿色表示用于计算代时。
发酵时间/小时 0.00 0.98 2.17 2.73 3.31 3.95 4.55 5.67 6.78 7.93 8.98 10.07 编号 OD600(除0小时外均是测量值减基准值) 1 0.032 -0.030 0.156 0.233 0.301 0.249 0.309 0.312 0.309 0.315 0.317 0.317 2 0.123 -0.031 0.163 0.217 0.284 0.226 0.285 0.267 0.277 0.284 0.287 0.274 3 0.141 -0.008 0.191 0.253 0.280 0.225 0.163 0.213 0.292 0.297 0.286 0.256 4 -0.021 -0.026 -0.022 -0.031 -0.029 -0.088 -0.020 0.044 0.224 0.344 0.371 0.365 5 -0.012 0.029 0.184 0.224 0.255 0.203 0.269 0.259 0.250 0.239 0.254 0.206 6 -0.01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