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稻除芒机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1-31约2.1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XX/TXXXX—XXXX

水稻除芒机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水稻除芒机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性能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种子除芒机的作业质量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除芒机

除去水稻原料种子的稻芒和小枝梗的机械设备。

3.2

除芒率

除芒合格的种子籽粒数占被除芒种子籽粒数的百分比。

4作业条件

4.1脱芒机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并调试到正常运转状态。

4.2作业环境温度5℃—35℃.

4.3作业电压应在额定电压±5%范围内。

4.4原料中带芒种子含有率不低于20%,原料种子净度不低于85%,原料种子含水率应不高于13.0%。

5性能要求

在4.1规定的作业条件下,水稻除芒机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DBXX/TXXXX—XXXX

表1作业质量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生产率,kg/h

≥设计值

2

除芒率,%

≥95%

3

破损率,%

≤1%

4

除芒后种子温度,℃

≤42

5

除芒后种子净度

粮食种子三级以上

6

损失率,%

≤0.5%

6检验方法

6.1检测准备

6.1.1作业质量检测前应空转运行机具30min,然后将生产率调整至设计值,机具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后方可进行检测。

6.1.2检测用仪器、设备、量具,试验前应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6.2取样方法

6.2.1在喂料口(仓)中分时段随机取3次,每次不少干1kg,用于原料种子含水率的测定,并取3次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6.2.2在排料口分3次接取全部物料,每次取样时间不少干30s,每次取样间隔时间不少于15min,用于小时生产率、除芒率、破损率、除芒后种子净度、损失率的测定。

6.3作业指标的测定

6.3.1生产率的测定

对排料口采集的样品分别称其质量,生产率按式(1)计算,并取3次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

DBXX/TXXXX—XXXX

(1)

式中:W—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Z—排料口接取的种子质量,单位为千克(kg);T—测定时间,单位为小时(h)。

6.3.2除芒率的测定

对排料口采集的样品,按照GB/T3543.2中的四分法取不小于50g的分样,再将分样中的带芒种子、不带芒种子分离出来数粒数,按式(2)计算除芒率,并取3次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100(2)

式中:C—除芒率,单位为百分号(%);

Nd—排料口分样中带芒种子粒数,单位为粒;Nb—排料口分样中不带芒种子粒数,单位为粒。

6.3.3破损率的测定

对排料口采集的样品,按照GB/T3543.2中的四分法取不小于50g的分样,将分样中的合格种子、破损种子分离出来并称其质量,按式(3)计算除芒后种子破损率,并取3次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100(3)

式中:P—除芒后种子破碎率,单位为百分号(%);

Qp—排料口分样中破损种子质量,单位为克(g);

4

DBXX/TXXXX—XXXX

Qh—排料口分样中合格种子质量,单位为克(g);

6.3.4除芒后种子温度的测定

在每个取样中段,用点温计在排料口处测定种子温度,测量三次,并取3次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6.3.5除芒后种子净度的测定

除芒后种子净度按式(4)计算,并取3次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100(4)

式中:K—除芒种子净度,单位为百分号(%);

M1—除芒后的好种子质量(包括已除芒和未除芒种子),单位为克(g);

M2—除芒前的物料质量,单位为克(g)。

6.3.6损失率的测定

在测定时间内,由风机出口吹出和其他部位漏出的好种子质量占喂入物料总质量的百分比,按式(5)计算,并取3次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100(5)

式中:S—损失率,单位为百分号(%);

G1—风机出口吹出的好种子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2—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