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水上实景游桐庐旅游码头(东门旅游客运码头)结构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富春山居图水上实景游桐庐旅游码头(东门旅游客运码头)结构设计
第一章、总则
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等相关资料。
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JTS167-202012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TS151-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S202-2011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2008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S144-1-2010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167-2010
港口工程行业其它相关规范、标准。
3、现场踏勘和对当地材资源,水电路等的实际调查情况。
4、本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管理、装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施工组织文字说明及附图表。
2、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规程,验收评定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技术规范规程。专用条款规定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正确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实际出发的原则。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本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科学合理组织安排,平行流水作业。确保优质、安全高效,按期完成该工程项目建设。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专业队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化的目的。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城老城区东门口原东门头老码头位置,即富春江和分水江交汇处,分水江右岸,紧邻桐君广场和宋都东门新天地项目,东门海事所码头东北侧,距离上游桐君山南桥约70m。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改建20m客船泊位2个,可供2艘20m客船同时停泊或1艘40m客船单独停泊,码头总长73m。
主要内容为码头水工结构和码头上景观建筑部分,以栈桥接岸为分界点,包括码头平台、栈桥、景观廊道、景观亭和码头上的水电、消防、照明灯。
该工程的泊位墩基础砼灌注桩位于水中,常水时水位:约4.56-4.95m.
1、结构形式
高桩梁板式码头结构形式,下部桩基采用φ1000mm和φ800mm灌注桩基础、桩帽与系梁连接、水平梁与踏步连接,上部为立柱、横梁、纵梁、面板构成。后部接岸方式用接二座栈桥。
桩基采用φ1000mm灌注桩,24根桩长18m,φ800mm灌注桩,18根桩长16m。桩基持力层位于5层卵石层,桩基施工以标高控制为主,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2.0D(D为桩径)泊位总长为73m,宽9m。泊位桩基灌注桩设两个端头为3排、其它设为4排,高桩码头灌注桩计42棵。桩帽33个;系梁46榀;立柱30棵;横梁11榀;纵梁34片;码头面板76块。
2、自然条件
2.1水文站及径流情况
分水江是桐庐县境内主要河流,系钱塘江干流的中游江段。根据富春江庐茨埠站和1969年以后富春江电站和流量资料统计,平均流量952m3/S,径流在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平均流量1710m3/S,(1954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9000m3/S(1955年)最小流量仅15.4m3/S梅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0%左右。
2.2水位
历史最高水位:14.99m(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50年一遇洪水位:14.60m;10年一遇洪水位:13.11m;5年一遇洪水位:12.31m。
2.3气象条件
本工程项目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城老城区东门口原东门头老码头位置,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季候。其气候特征为:
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一年四季光、温、水基本同步增减,配合良好,
气候资源丰富。根据桐庐气象站提供的多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
(1)降水
桐庐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525mm,年平均雨日16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525
毫米,年际间差异较大,1月~6月逐月递增,7月~8月起逐月递减,年最大降雨量1948mm,年最小降雨量1110mm,3月~9月雨量均在130毫米以上,
最多的6月为梅雨期,降水集中,月平均雨量248毫米。
(2)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6.5℃,历年最高气温41.7℃,历年最低气温-9.5℃,7月气温量高,平均气温30.3℃,1月气温量低,平均气温4.5℃,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全年气温天数为10天,日平均气温向于35℃的全年平均日数为15天。
(3)灾害性天气
桐庐每年都会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