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1 卷 第 2 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 11(2)
http: / / xbsk. njau. edu. cn
揖 学术动态铱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国土资源有效
供给与高效配置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冶 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贯成
(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摇 摇 “ 十二五冶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攻坚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
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尤为明显。 党的十
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十二五冶 时 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核心和基础是摈弃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
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采用靠效率提高驱动的
[1]
我国自然资源中占有核心、主导地位,所以加快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国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国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则需要国土资源管理创
新。 为此,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和《 管理世界》 杂志
社 2011 年 3 月 26 日在南京共同举办“ 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与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创 新冶 学 术 研 讨 会。 来 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
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
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
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师 生 200
多人参加 了 学 术 研 讨 会。 会 议 围 绕 “ 经 济 发 展 与
国土资源利用管理冶 、“ 国土资源高效配置冶 和 “ 国
土资源有效 供 给冶 三 个 方 面 展 开 富 有 建 设 性 的 深
入研讨。
一、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利用管理
国家统计 局 公 布 的 数 据 显 示,2010 年 我 国 国
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10郾 3% , 明显快于世界主要
国家的平均增速。 2006 年—2010 年, 我 国 国 内 生
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 11郾 2% , 不仅远高于同期世
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 “ 十五冶 时 期 年 平 均 增 速
快 1郾 4 个 百 分 点,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最 快 的 时 期 之
一。 但在经 济 快 速 发 展 的 同 时, 我 国 发 展 中 不 平
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对经
济发展的 瓶 颈 约 束 尤 为 明 显。 我 国 人 均 耕 地、 林
地、草地面积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3% 、
14% 和 33% ; 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
均水 平 的 比 例 分 别 是 煤 67% 、 石 油 6% 、 铁 矿 石
50% 、铜 25% ( 徐绍史,2011) 。 [2] 南京农业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吴群教授分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面
临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资源能源供给的短缺、资
源配置效率的低下、节能减排的承诺,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命题。 他认为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质上是生产要素( 自然资源、劳
动力、资本、技术等) 的重新组合与优化利用,要改
变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
式,注重技术、效率驱动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经济
发展 的 质 量, 更 多 地 考 虑 民 富、 社 会 福 利、 幸 福 指
数、生态环境。 他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土资
源利用方式的演变规律: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资
源利用属于低效粗放方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
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属于低效
扩张模式;随着工业化阶段的不断发展,资源利用
方式逐渐由低效粗放逐渐向高效集约转变,经济发
展动力源泉逐步过渡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
资本等,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过渡到投资拉动模式和
精细增长模式。 最后,他在综合古典经济学、新古
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发展与要素投入
13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1 卷
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与国土资源管理创新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的逻辑
主线是 “ 经 济 发 展 方 式—资 源 配 置 效 率—管 理 机
制创新冶 ,核心途径则是有效供 给 ( 解 决 资 源 的 保
障能力) 和高效配置( 解决资源的保障效率) ,主要
涉及 两 大 国 土 资 源: 土 地 资 源 ( 充 分 利 用 存 量 土
地、严控增量土地) 和矿产资源 ( 充 分 利 用 国 内 国
外两个市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