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读大学到底有没有意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讨论:小游戏,大道理 NO.1 关于压力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让你们进入了这梦中的象牙塔,但是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惑啊“我为什么要读大学呢?难道就为了那一纸文凭吗?读大学到底有没有意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慢慢的来找到答案。 大家看得出这图中左边的演员塑造的是哪个真是的人物么?(给点提示吧,当年他还年轻,还没有标志性的黑色高领,一个被咬过的苹果改变了世界。他就是”苹果教父“史蒂芬‘乔布斯。)我们一同来看看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和大学生们分享的他的人生故事吧。 播放乔布斯的演讲视频 15分钟 因为经济原因他选择退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大学的学习,即使只能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面睡觉,去捡5美分的可乐瓶子只求填饱肚子他也乐此不疲。走七公里的路寻求一顿较好的晚餐,因为他始终跟着直觉和好奇心走, 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说如果没有跟着自己兴趣所在坚持大学学习的乔布斯,就不会有后来改变世界的”苹果“他的一生诠释了他的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 《社交网络》facebook创立的故事 , 2003年秋,哈佛大学。有个天才学生失恋了,被女友甩掉之后,愤怒至极,他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学校的系统,盗取了校内所有漂亮女生的资料,并制作名为“Facemash”的网站供同学们对辣妹评分。他的举动引起了轰动,一度导致哈佛服务器几近崩溃,因此遭到校方的惩罚。正所谓因祸得福,他的举动引起了一对兄弟的注意,他们邀请他加入团队,共同建立一个社交网站。因此,有了日后名声大噪的“Facebook”。 他就是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马克,扎克伯格。 时代在变化,10年前我们知道比尔?盖茨是因为他上千亿的身价,财富是产生崇拜的理由;而今崇拜乔布斯、扎克伯格,如果说你崇拜他的财富,那你就只配拥有土豪金了。科技领域的偶像们一直深刻影响着这个世界,他们用深刻的思考和感悟,用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充分的展示了大学这个丰富的平台带来的巨大力量,我们真正应该崇拜的,是他们将大学的收获变成了成功的阶梯。 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家长也好、学校也好都为大家划了一条无比鲜明线,那就是起跑线,不遗余力地撵着孩子在这条线上跑。任何家长都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跑得好不好、跑得快不快差不多都是以成绩来衡量。知识教育变成了单纯的分数追求,至于道德教育、法治观念、完善健全的人格教育则多有缺失。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在这样单一功利的价值观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优秀生们,能适应得了社会的复杂性吗?哪怕是大学这样比较单纯的小型社会?能经得起挫折和委屈吗?是不是因为在这条起跑线上跑得太认真、跑得太着急,所以没时间去找那条道德底线? 前些天,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一审开庭,被告林某被判死刑,这一期案件中有太多需要我们反思,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视频,回顾下案件始末。(播放复旦大学“投毒案”视频 6分半) 在开庭前的央视采访中,林森浩说了这样一句话,“伤害别人身体这种行为,当时来说,在我这里不是一个底线。”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个同学,一个朝夕相处的室友,伤害他的性命竟然也不是底线,那么,他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从马加爵、药家鑫到林森浩,底线一一失守,这恐怕不仅仅是个人性格缺陷的原因。在看守所等待宣判的日子里,林森浩看的最多的是文学类的书,他说“觉得以前读理工科的书太多,这方面读得少。我的思维有点太直,不懂得拐弯。”看理工科的书是直接功利的,是能立马提升学习成绩的,而看文学类的书估计在初中高中就会被视为不务正业了。可是恰恰在那些文学类、人文类的书籍里,你能体会到丰富多变的情感、感知到立体多元的社会、认识到世界里或具体而微或宏大壮丽的美。有了这些,你才会有对生命的赞叹,才会有对生命的敬畏。大学的教育,鼓励你看书,看各种书,鼓励你认真学习的同时更要参加实践活动,全方位多元化的培养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你更要有清晰的道德底线,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我记得中学时候学过的一篇论语中讲到,弟子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意思是说与其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不如做一个善良者喜欢他,不善良的人厌恶他的人。 在大学你会渐渐明白那些好好先生,不论好人坏人,不讲原则都去维持关系,这样做是不对的,做事应该明辨是非,支持那些善意的行为,对那些不符合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一定不能说好,要坚决予以谴责。我们需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守住自己最初的梦想,然后做出漂亮的决定,实现精彩的人生。 在大学里,从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