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与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与应用
摘 要:公共机构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公共机构既有建筑数量庞大,且人均能耗高、设备能效水平低和节能新技术应用力度小。本文分析了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能耗状况,阐述了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基本原则和流程,结合南昌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介绍了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技术,并对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节能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是能源消费的重要主体,也是节能潜力较大的领域。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机构节能分为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相比于公共机构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要困难、复杂的多,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以达到减少排放有害物质的目的,对于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能耗状况分析
据统计,目前,我国公共机构约190.44万个,能耗总量1.9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耗总量的6.19
%,公共机构建筑能耗占公共机构总能耗比重依然最高。调查显示,我国各种大型建筑物面积不超过全国城镇总建筑面积的4 %,但其能耗却占到了全国城镇总能耗的20
%以上,单位面积能耗是普通住宅的20倍左右;我国政府机构单位面积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2—3倍,政府及机关人员的人均能耗为发达国家的近20倍[1]。
1.1能耗特点分析
不同公共机构的能耗状况各有特点,以南昌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为例,其能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能单位性质单一,办公大楼为独栋楼房,楼内办公机构包括市局机关、办税服务厅以及12366呼叫中心,性质均为公共机构;二是用能时间集中,用能规律性强,用能时间主要集中于工作八小时内;三是用能人员素质较高,干部职工自觉节能意识较强;四是用能项目单纯,我局用能项目主要集中在水、电、汽油、天然气四个方面,用能项目相比于企业来说,较单纯;五是改造链条短,复杂、专业化设备少,集中于基本供水、供电、供热、供冷,如进行节能改造,改造链条较短。
1.2节能潜力分析
基于以上特点,公用机构节能也存有其独特的潜力。
首先,公共机构的能耗主要集中于供水、供电,其中供水消耗主要集中在保洁、食堂;电力消耗主要集中在空调、照明、电梯和办公设备,这两项能耗均存在较大节能潜力。
以南昌市地税局为例,电力消耗流向集中在中央空调、照明、电梯和办公设备用电上,占总用电量的95%,其中中央空调用电量占全年用电量的30
%左右,中央空调用电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使用分体空调单位。经能源审计结论表明,通过合理匹配冷水机组的运行、控制水系统流向、及时清理热交换设备及排风口等管理控制措施,可实现中央空调节约用电15%左右。
其次,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热工性能普遍较差,南昌市地税系统94%的既有公用建筑屋面、屋顶未采取合理保温隔热措施,外窗隔热工性能差,墙体不能很好地满足保温隔热要求。大部分既有建筑可采取外遮阳、双层玻璃等低成本改造,可以降低约40%由太阳辐射造成的冷负荷。
第三,办公设备未能全部满足节能、高效的要求。公共机构普遍存在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不使用时,甚至下班时间也处于待机状态现象,特别是电脑、复印机常年不拔电源,但这些办公用品在不关电源的状况下依然消耗电量,造成浪费能耗巨大。按照全市地税系统2000台保有量计算,仅常年不关电源这一不良习惯就造成每年约浪费用电168千万时。
2、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基本要求
2.1 节能改造基本原则
我国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等5个区,不同气候分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不同,建筑冷热负荷相差悬殊,相应的暖通空调系统配置要求不同,适合各气候区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不尽相同,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确定,同时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技术措施,量力而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