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申报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申报表
申报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 (盖章)
项目名称 创建“村官”实践基地 优化人才成长机制 类 别 □制度 (机制 □方式 □方法 □其他 创新
工作
情况
概述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高素质干部培养、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为大学生提供“村官”体验机会,转变大学生的成才观念是更好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院党委主动与句容市后白镇党委联系、沟通,取得共识,形成在该镇建立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的实施方案,签订了共建协议,举行了揭牌仪式,并于今年暑期安排了第一批学生进村实践。通过交流、走访、协助处理问题等实践,同学们对农村现状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亲身体验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态、思想状况和“村官”感受,也感受到了当地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热切渴望,增强了到农村广阔天地发挥才干的决心,也为今后可能从事“村官”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创新
工作
成效
1、同学们对“村官”日常生活、主要职能以及如何适应农村生活、开展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2、亲身感受到了当地大学生“村官”身上理想的光辉与青春的热情,也感受到了当地干部、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热切渴望。
3、同学们了解了后白镇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当地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所推出的有效措施等情况,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
4、与后白镇党委共同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村官”实践基地,为我院毕业生成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审批
意见
创建“村官”实践基地
优化人才成长机制
一、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得到适时的转变,急需人才的城镇、农村生产第一线必须成为大学生发挥才干、贡献力量的广阔天地。特别是多年来,党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09届毕业生数量将达到46万,全国毕业生数量将达到611万,为了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以及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07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组织部的一份报告中批示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具有长远战略意义”。2008年初,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2008年12月2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2009年2月1日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学生村官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全国目前至少有13万大学生村官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使大学生面临如何更好更快适应“村官”工作的问题。为此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如何尽快适应农村生活,开展农村工作;了解和体验“村官”生活、思想和工作,以及农村现状和农村需求;更好地探索从大学到农村的适应过程,更好地将学生专业知识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结合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方式、方法
实践活动的目的:了解农村现状、需求以及从大学到农村的过程;探索大学生“村官”如何尽快适应农村生活,开展农村工作等问题;了解现有“村官”的情况,体验“村官”生活和工作;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学习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工作步骤为:了解周边地区大学生“村官”分布情况,并确定句容市后白镇为实践基地;与镇党委联系,达成共识,获得支持,并落实有关事项,进行前期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联系住宿地点,为活动正式开始做好准备。结合实践目的,集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设计实践项目、内容、方式及具体计划;确定团队成员;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安全制度,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1、签订协议,举行揭牌仪式。2、参观乡镇企业,了解企业如何依托当地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发展生产,了解当地的规划蓝图,了解农村的基础建设设施(如学校、医疗站、文化设施等)。3、调查当地已上任的大学生“村官”对于拟上任的大学生”村官”如何尽快适应农村生活,开展农村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以及他们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4、了解当地政府、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工作的建议。调查乡镇、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院的情况,整合学校的相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