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EPO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共4节).doc

发布:2017-06-07约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单元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三、单元教学难点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四、教材说明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认识长度单位,二是认识线段。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编排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兴宁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1 板书设计: 认识长度单位 相同标准 测量方法: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兴宁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2 板书设计: 认识米 1米=100厘米 兴宁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3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的 可度量的 兴宁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4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 厘米 长度单位 1米=100厘米 米 线段 日期:2013.9 学校: 授课人: 班级:二(1) 学科:数学 内容:P1-3 标题:认识长度单位 内容: 巩固拓展 情景导入 揭题 内容 班级 授课人 教学 要素 1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3分钟 合作 探究二 合作 探究一 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彩带的长。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