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真核细胞 eukaryotic cell 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其染色体数在一个以上,能进行有丝分裂。还能进行原生质流动和变形运动。而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则分别由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除细菌和蓝藻植物的细胞以外,所有的动物细胞以及植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生物分类学当中的三域系统是由Carl Woese在1990年提出的一种生物分类体系,将原核生物分成了两大类,起初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Woese依据16S rRNA序列上的差别,认为这两类生物和真核生物一起从一个具有原始遗传机制的共同祖先分别进化而来,因此将三者各置为一“域”(Domain),作为比界高的分类系统,并分别命名为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古细菌这个概念是1977年由Carl Woese和George Fox提出的,原因是它们在16SrRNA的系统发生树上和其它原核生物的区别。这两组原核生物起初被定为古细菌(Archaebacteria)和真细菌(Eubacteria)两个界或亚界。Woese认为它们是两支根本不同的生物,于是重新命名其为古菌(Archaea)和细菌(Bacteria),这两支和真核生物(Eukarya)一起构成了生物的三域系统。 在细胞结构和代谢上,古菌在很多方面接近其它原核生物。然而在基因转录这两个分子生物学的中心过程上,它们并不明显表现出细菌的特征,反而非常接近真核生物。比如,古菌的转译使用真核的启动和延伸因子,且转译过程需要真核生物中的TATA框结合蛋白和TFIIB。 古菌还具有一些其它特征。与大多数细菌不同,它们只有一层细胞膜而缺少肽聚糖细胞壁。而且,绝大多数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细胞膜中的脂类主要由甘油酯组成,而古菌的膜脂由甘油醚构成。这些区别也许是对超高温环境的适应。古菌鞭毛的成分和形成过程也与细菌不同。 * 三域系统是由卡尔·沃斯(Carl Woese)在1977年提出的生物分类﹐将原核生物分成了两大类﹐起初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Woese依据16S rRNA序列上的差别﹐认为这两组生物和真核生物从一个具有原始遗传机制的共同祖先分别进化而来﹐因此将三者各划为一类﹐作为比界高的分类系统,称作“域”(Domain)或者“总界”(Superkingdom)。1990年,Carl Woese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又把三域目前这三域改称为细菌(Bacteria)﹑古生菌(Archaea)和真核生物(Eukarya)。 *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又称微体(microbody), 过氧化物酶体在1954年被发现时, 由于不知道过氧化物酶体这种颗粒的功能,将它称为微体(microbody)。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一种细胞器,存在于一切细胞内,含有约40余种氧化酶和触酶,主要功能是催化脂肪酸的β-氧化,将极长链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fattyacid,VLCFA)分解为短链脂肪酸。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囊泡, 直径约为0.5~1.0μm, 通常比线粒体小。与溶酶体不同,过氧化物酶体不是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它不属于内膜系统的膜结合细胞器。 中心粒: 动物、某些藻类和菌类细胞中的圆筒状细胞器。中心粒位于间期细胞核附近或有丝分裂细胞的纺锤体极区中心,有时移至细胞表面纤毛和鞭毛的基部,则称基粒。 * * * 126565 * 糖原 糖元(glycogen)由许多葡萄糖缩合成的支链多糖。是动物体内糖的贮存形式,摄入的糖类大部分转变成甘油三酯贮存在脂肪组织中, 只有小部分以糖原形式贮存。有“动物淀粉”之称。很易降解为葡萄糖,为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其意义在于当机体需要葡萄糖时它可以迅速被动用以供急需。 主要部位:肝脏,肌肉是贮存糖原的主要组织器官,肌糖原主要供肌肉收缩时能量的需要,肝糖原则是血糖的重要来源。 糖元(glycogen)(C6H10O5)n 又称肝糖,动物淀粉。动物和细菌细胞内贮存的多糖,完全由葡萄糖组成。在动物体内以肝脏和骨骼肌中储量最丰富,与淀粉在植物中的作用相当。糖原在体内酶促作用下的合成和分解可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细菌中糖原用于供能和供碳。干燥状态下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有甜味。与碘显棕红色,在430~490nm下呈现最大光吸收。部分溶于水而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