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层指挥员题库-判断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判断题库
1.凡遇火,受热.撞击或与氧化性物质接触能着火的物质统称为燃烧物质。(√)
2.自燃物品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3.有的遇水燃烧物质遇水作用的生成物(如磷化物)除易燃性外,还有毒性。(√)
4.只要有氧气存在,燃烧就一定会发生。(×)
5.?腐蚀性物品与其他物质接触时的腐蚀是物理变化。(×)
6.?毒害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中毒。(√)
7.毒害品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越容易使人中毒。(√)
8.腐蚀性物品与其他物质接触时的腐蚀是物理变化。(×)
9.凡遇明火.热源能在氧气中燃烧的固体物质统为可燃固体。(×)
10.?阴燃是指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可燃物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11.含氧量在%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显光的火焰;含氧量在%以下的,发出不显光的火焰。(×)
12.实际燃烧温度都高于理论燃烧温度。(×)
13.液体的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
14.?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15.自燃物品分为一.二.三.四级自燃物品。(×)
16.毒害品的火灾危险性具有:遇湿易燃性.氧化性.易燃性.易爆性。(√)
17.?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存在其它危险已列入其它类别管理的液体。(×)
18.有焰燃烧和阴燃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19.?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完全燃烧产物。(√)
20.按燃烧对象可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
21.大.中队单独作战时,无需成立组织指挥机构(×)
22.在处置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时,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
23.处置氯气泄露事故时,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染毒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下风方向。(×)
25、无焰燃烧其可燃物特点是呈蒸气或气体状态。( ×)
26、固体物质中,有一些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可燃固体。 ( × )
27、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就是可燃物。(√ )
28、可燃气体的扩散燃烧往往是爆炸式的燃烧或叫动力燃烧 (× )
29、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碳粒子来确定。 (√ )
30、同系物的闪点随沸点的增加而升高,表明液体的蒸发速度也将随沸点的增加而加快.( ×)
31、凡在受热时能熔融的固体,其自燃点的影响因素与液体和气体相同。(√ )
32、受热自燃是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连续均匀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能够发生自动燃烧的现象。(√ )
33、粉尘的颗粒度大于10-3cm的粉尘一般无爆炸危险性。 (√)
34、林事件处置后,进行洗消时,可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同时进行均可。 ( √)
35、二氧化碳灭火剂实际上是属于液体灭火剂。(×)
36、消防水源是灭火救援专用设施,需要使用时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
37、消防水源资料的建立,要求对每一处消防水源都要建立“一卡一牌”,即档案卡、标志牌。 (√)
38、火场组织指挥机构分为:班、中队、大队、支队、总队五个层次。( √)
39、气温越低,火源与环境温度的温度差较大,火场上空气对流速度加快,使燃烧速度加快(√)
40、爆炸品实际上是火药、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 的总称。(√)
41、爆炸品中有的在燃烧实验中也不会爆炸。 (√)
42、液化气体的摩擦是不会产生静电。(×)
43、对沙林毒源可采用吸附、中和、密封、转移等方法进行处置。(√ )
44、各级战备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做好值班记录并建档保存。(√)
45、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交班人员负责出动,完成任务归队后,再行交接。(√)
46、交接班通常每日进行,由总(支)队总指挥员、大(中)队值班首长组织。主要内容是调整落实执勤力量,检查清点装备器材,安排执勤工作。(√)
47、各级战备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做好值班记录。(×)
48、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及时掌握辖区消防水源规划、建设、管理情况,定期检查消防水源情况。(√)
50、接到灾情报告,同时响应,遂行指挥。是全勤指挥部职责中的第五条规定。(√)
51、大队首长职责第一条是:领导本大队并指导辖区内其他消防队伍,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规定、指示,做好战备工作。(√)
52、组织开展对辖区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定执勤战斗预案,定期实施演练。不属于大队首长职责(×)
53、掌握辖区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的种类、特点及处置对策。是大队首长职责中的一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