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课件作者第二版严成根电子教案及课后题答案第八章公平竞争法律制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八章 公平竞争法律制度 引导案例 1996年春,北京市某区工商局根据该市甲酒厂的投诉,对该市乙酒厂仿冒甲酒厂知名商品“华灯牌”北京醇酒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行为进行了调查。经查,“华灯牌”北京醇酒是北京市甲酒厂生产的优质产品,是北京市的著名产品。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自1995年4月,市场上出现了北京乙酒厂生产的“古德牌”北京醇酒,其生产的北京醇酒不仅商品名称与北京市甲酒厂所生产的“华灯牌”“北京醇”的商品名称相同,而且包装、装潢相近似,足以造成消费者的误认。严重影响了甲酒厂产品的销售。北京市某区工商局认定北京乙酒厂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根据上述案情,分析: (1)本案中乙酒厂的行为属于何种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2)若本案甲酒厂的“华灯牌”北京醇酒不是知名商品,乙酒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规定了该法的立法宗旨:即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章 公平竞争法律制度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和调整对象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目前所规范的主要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部分限制竞争行为。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监督管理机构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相互之间以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监督机关与经营者之间的监督管理关系,经营者之间以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民事赔偿关系。 1、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公正竞争,即竞争者应当公开地有正当竞争手段去竞争,不得进行欺诈和恶意串通;二是平等竞争,即竞争者的法律地位平等,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竞争。 2、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应从善意出发,正当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以维持当事人之间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章 公平竞争法律制度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根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可以概括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为主体的特定性 2.行为目的的明确性 3.行为方式的不当性 4.危害后果的社会性 第八章 公平竞争法律制度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特征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国家在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最早开始于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1982年《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次以经济立法的形式明确提出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定。199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同年12月1日起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也是我国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法。此外,还包括散见于其他相关法律中的附属反不正当竞争法、大量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等。 第八章 公平竞争法律制度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与立法概况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 (二)商业贿赂行为 (三)虚假的广告宣传行为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五)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六)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 第八章 公平竞争法律制度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案例8-1 虚假宣传案 2008年,M电子有限公司对其生产的手表所获“金桥奖”的评比、颁奖单位及“全国销售量第一” 的统计单位作了不真实的宣传。W市工商局根据查证的事实认定M电子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M公司作出行政处罚。M电子有限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2009年7月,W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M电子有限公司上诉,维持原判。根据上述案情,分析M电子有限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