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数学七大提分瓶颈及应对措施.pdf

发布:2018-10-11约2.0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数学七大提分瓶颈及应对措施 高三的学生在复习时存在的问题有很多种,比如上课不会听讲、不会做课 堂笔记、课下不会做复习、作业拖的时间过长,盲目做题等,在最后的这一段 复习时间中,高三学生只有把这些问题及时解决掉,才能为高考扫清障碍,顺 利的升入一所理想的大学。 一、高三复习七大瓶颈 1、分不清做题重点 以高中数学为例,很多同学在复习中一味的做解答题而忽视得分的重点部 分选择,填空,结果是解答题综合性强,缺方法,做再多练习都无济于事,而 选择填空本来方法简单,缺乏归纳训练,也得不了分,最终学习成绩原地不动。 2、焦虑 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识很多,进入高三尤其是最近的几次综合考试,对自己 的成绩十分不满意,非常着急,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高效的找出以前知识上的漏 洞,只好每天都要做大量的题来查找漏洞,每天都要做到12 点之后,可是效果 并不好。 3、“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 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4 、“舌尖现象” 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 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5、“克拉克现象” 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 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 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 象”。 6、“心理饱和现象” 进入高三,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 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单一,结果在以后的学 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7、“阴影缠绕现象” 对结果成败的过份关注,结果却让人失望。无论是平时的小考还是大考, 过度的关注成绩,如果考不好了自信心受搓,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这种现 象暂且称之为“阴影缠绕现象”。 二、高三数学复习方法及策略 目前各学校复习基本都采用三轮复习方法,需要考生注意三轮复习也有一 些缺陷,所以建议不同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灵活随机应变,自行调整复习时 间,原则上以高考的22 道题目为终极目标,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下三轮中复习基 本的一些问题。 1、第一轮复习(一般9 月—3 月初)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误区:通过做大量的题来找漏洞效果不明显而且又浪费了时间,这是学习 中的最可怕的现象。我们做题不在于“多”而在“精”,就算你做的再多,都只 是冰山一角。这时候应该做囊括高考的重点、难点、考点的题和通过对照老师 讲的具体内容检测出漏洞。 建议:整个高考中,基础及中等难度的分数比例是最高的,所以要抓好基 础典型题的训练,并从训练中归纳出一般的思考模式,你才能获取更多的分数, 建议考生可学习高中数学基础题型300 类,打好解题的第一道关。 推荐课程:三张大表七小时串讲打通高中数学基础知识 2、一般第二轮复习(一般3 月初—5 月中)综合能力突破时期。 误区:高考出题模式及方向规律模糊,知识点体系孤立混乱,看到什么题 抓来就做,做错了看答案听讲解明白了而不去思考“凭什么这么解答”。 建议:首先把握高考方向,弄清楚出题模式,重点是选择填空的基本命题 点,易错陷阱的梳理,建议考生可以听一听高中数学选择填空33 个命题点课程 讲解。 其次构建知识体系,形成高中知识知识网络,建议考生可以听一听三张大 表七小时串讲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然后针对难点进行专项练习,比如选择题填 空中的难点以及解答题专项方法的归纳,很多题型可以归类挖掘共性,形成一 定的解答思维步骤,这样才能在考场上适应任何题,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注意 做题千万不能和口渴猛灌水那样,不能单纯靠刷题和数量,否则你会发现除了 肚子涨,啥味道都没留下。可以参考樊瑞军讲解选择填空中各难点方法专项讲 解,以及解答题专项方法讲解。 推荐课程:选择填空33 个命题点,选择填空解答题难点突破 3、第三轮复习(一般5 月中—5 月底)应用能力提高时期 误区:攻克难题,将复习希望放在押题上。 建议:巩固知识体系,以看题回顾课本和总结归纳思考为主,切忌还在全 力攻克陌生的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