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题材长征读后感体会.doc
红色故事题材长征读后感体会
TOC\o1-2\h\u17881第一章走进长征:历史背景的宏大画卷 1
5762第二章长征故事:主要情节与英雄事迹概览 1
21957第三章长征特色:解读长征中的坚韧与智慧 1
25782第四章我的震撼:初读长征的深刻感受 2
28777第五章深入剖析:从长征看信仰的力量 2
1959第六章引用经典:长征精神在史料中的体现 2
10008第七章心灵感悟:长征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3
7351第八章传承长征: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3
第一章走进长征:历史背景的宏大画卷
长征的发生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在当时,国民反动派发动了多次反革命围剿,妄图消灭红军。就像在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描述的那样,国民军队的围剿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手段也越发残酷。而红军面临着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根据地不断受到压缩。同时内也存在着“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使得红军在作战等方面遭遇重重困难。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从而踏上了伟大的长征之路。这一背景就像一幅宏大的画卷,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有被压迫的人民,也有坚定革命信念的红军战士们,画卷缓缓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长征就此拉开序幕。
第二章长征故事:主要情节与英雄事迹概览
长征途中发生了数不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飞夺泸定桥就是其中极为著名的一个。红军战士们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在《长征》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红军战士们不顾敌人凶猛的火力,勇往直前。还有那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雪山高耸入云,气候恶劣,许多战士因为寒冷和缺氧倒在了雪山上,但队伍依然坚定地前行。草地则是充满了泥潭和陷阱,战士们缺衣少食,有的战士为了不拖累队伍,自己默默牺牲。像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分给了战士们,自己却被冻死在雪山上,这些英雄事迹无不展现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第三章长征特色:解读长征中的坚韧与智慧
长征中充满了红军战士的坚韧与智慧。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时,红军战士表现出了惊人的坚韧。例如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等领导人巧妙地运用智慧,声东击西,忽南忽北,不断地调动敌人,让敌人摸不着头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讲述到,红军在赤水河两岸来回穿梭,仿佛在敌人的包围圈中跳舞。这种智慧的战略决策,使得红军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红军战士们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前行。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没有鞋子就用布裹脚,一步一步地向着目的地前进,这种坚韧和智慧是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我的震撼:初读长征的深刻感受
当我最初阅读长征的故事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些描述长征的文字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年代。我读到红军战士在湘江之战中的惨烈牺牲时,不禁热泪盈眶。据史料记载,湘江之战红军战士们浴血奋战,无数战士倒下,江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这种牺牲精神是我之前难以想象的。还有在长征途中,战士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时的那种不屈不挠,他们在狂风暴雨中前行,在冰天雪地中跋涉,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对革命的执着追求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开始明白长征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所蕴含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五章深入剖析:从长征看信仰的力量
长征充分展现了信仰的力量。红军战士们之所以能够在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他们相信革命最终会取得胜利,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在《长征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一位受伤的战士在生命垂危之际,还紧紧握着战友的手说:“一定要坚持下去,革命一定会成功的。”这种信仰支撑着他们走过了雪山草地,穿过了枪林弹雨。即使面临饥饿、寒冷、疾病的威胁,他们也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的信仰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正是这种强大的信仰力量,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
第六章引用经典:长征精神在史料中的体现
在众多的史料中,长征精神都有着深刻的体现。例如在《毛泽东选集》中的许多文章里,都能看到长征精神的影子。毛泽东在论述战略战术时,常常会提及长征中的经验。他谈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种豪迈的语句正是长征精神的一种体现。还有许多当时的回忆录,战士们记录下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史料中提到战士们相互扶持,在艰难时刻共渡难关。比如在过草地时,有的战士体力不支,其他战士就会主动分担他的装备,搀扶着他一起前进。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史料中被不断地记载和传颂,成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心灵感悟:长征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长征对现代生活有着诸多启示。长征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就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