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STXH 0011-2024 条子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计量与碳汇效益评估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01CCSB60
STXH
团体标准T/STXH0011—2024
条子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计量与碳汇效益评估技术规程
TechnicalguideforsoilorganiccarbonpoolaccountmentandcarbonsinkvalueassessmentinTiaoziniarea
2024-12-02发布2024-12-02实施
江苏省生态学会发布
T/STXH0011—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条子泥地区总体概况调查 3
5条子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计量 4
5.1样地布设 4
5.2土壤样品采集 4
5.3土壤样品测定 4
5.4土壤有机碳储量计量 4
6条子泥地区土壤碳汇效益评估 5
6.1土壤碳汇效益评估监测要求 5
6.2土壤碳汇效益评估方法 5
附录A(资料性)调查记录表 6
T/STXH0011—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京林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学会归口并负责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江苏省沿海开发(东台)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之葳、陈杰峰、毛岭峰、邢立群、彭思利、潘燕、刘璐、魏裕宇、王异异、田旭莹、薛冉婷、徐联鹏、胡凡、苏晓明、王铁诚、陆家祎、何雁。
T/STXH0011—2024
3
条子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计量与碳汇效益评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条子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计量与碳汇效益评估方法,包括样地布设、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土壤有机碳储量计量、土壤碳汇效益评估监测要求和评估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条子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计量与碳汇效益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121.1-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LY/T1952-2011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HJ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NY/T1121.4-2006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条子泥地区Tiaoziniarea
位于江苏省东台市的潮间带湿地,坡度平缓,受天然潮波和人为围垦影响,包含种植区、养殖区、盐沼区和光滩区。
3.2
土壤有机碳库soilorganiccarbonpool
一定深度内(通常为1.0m)矿质土和有机土(包括泥炭土、砂砾层)中的有机碳,包含直径2mm的细根。
3.3
土壤有机碳储量soilorganiccarbonstock土壤有机碳库中碳的数量。
3.4
碳汇价值carbonsinkvalue
所选碳库的实际温室气体汇清除价值,是该碳库碳储量变化量减去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
3.5
土壤有机碳库计量soilorganiccarbonaccounting
对评估区域内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储量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与测算的活动。
4条子泥地区总体概况调查
通过地形图、遥感影像和现场调查,将条子泥地区划分为种植区、养殖区、盐沼区和光滩区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区和养殖区根据植物生长型(乔木、灌木和草本等)和种类组成等状况,进一步细
T/STXH0011—2024
4
分为不同植被类型。通过遥感影像勾绘,获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类型土地单元面积。条子泥地区总体概况调查项目和具体方法见表1。
表1条子泥地区总体概况调查项目及方法
项目
单位
方法
样地号
—
遥感影像布点编号
地理坐标
°′
、、
GPS测定
海拔
m
GPS测定
土地利用方式
—
地形图、遥感影像结合现场调查
植被类型
—
遥感影像判读结合野外实地调查
各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类型面积
hm2
遥感影像勾绘
土壤类型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