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导话语流变的规律与特点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导话语流变的规律与特点研究的中期报告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导话语流变经历了多个阶段和特点。中期报告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1980-1990年代初期):
该阶段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作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开端。政府开始大力投入教育资源,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实施“大规模化、现代化、品质化”计划,提高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高校管理制度和政策,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规划和指导。在这个阶段,政府的话语权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1990-2000年代):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化的理念开始被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逐渐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了对高校的管理。同时,高等教育市场快速发展,民办高校不断涌现,加速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进程。在这个阶段,市场的话语权逐渐增强。
第三阶段(2000年代至今):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和创新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竞争和合作日趋激烈。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更加重视“建设特色高校”,注重高等教育的创新和素质教育,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在这个阶段,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话语权日益增强。
总的来说,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再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参与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导话语的流变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同时,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需要不断地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