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0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doc

发布:2017-09-22约6.0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大学附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1500年至1763年促成这一“过渡”的因素有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③工业革命的开展④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3.玉米原产美洲,被视为中国传统“五谷”之外的“六谷”,许多学者认为是在明朝万历前期由海上传入我国。据此,你认为万历前期应该是在? A.14世纪末 B.15世纪二三十年代 C.15世纪八十年代 D.16世纪晚期 4. 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5.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6.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释梁启超的困惑 A.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B.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7.“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8.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宣扬了等级观念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 C.否定教会的作用 D.肯定知识的作用 9.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12.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能反映启蒙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13.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15.《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