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doc

发布:2015-09-07约5.16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2012.3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满分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1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读下面资料判断,该地 A.多雨季节昼长夜短 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D.可能位于长三角地区 下表所示我国不同地区2010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2~3题。 2.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A.东南省份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机械化水平高 C.东南省份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劳动力廉价 3.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水热配合好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A.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 C.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 5.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 A.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 B.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 C.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 D.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 图中甲乙两地,每逢元旦日两地日出时刻同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6~7题。 6.一年中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问大约 A.三个月 B.一个半月 C.半个月 D.一星期 7.甲乙两地日出时刻同步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滨州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向西流 C.甲地正值干季 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8.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南沙渔船船位监测系统”,在渔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 成果。关于该监测系统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为渔民预测捕鱼量、补偿损失 B.成为远洋渔船安全捕捞的“保护神” C.为捕捞渔船提供导航、航海通告 D.为渔民提供海况、渔讯等信息服务 9.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10.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l 1.杜鲁门曾说“做总统等于骑上虎背,必须很小心翼翼地策骑,否则,就会跌下。”对杜鲁门为什么这样评价做总统,同学们展开探讨,产生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足 甲.总统在社会广大成员的监督之下 乙.总统在三权分立的体制束缚下 丙.美苏冷战激烈 丁.美国民主法治的发展 A.甲乙正确,丙丁不正确 B.甲乙丁正确,丙不正确 C.甲乙丙正确,丁不正确 D.甲乙丙丁都正确 12.下表是19 J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13.“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14.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