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染病及其预防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科学家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病预防措施 1.传染源 控制 2.传播途径 切断 3.易感人群 保护 流感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高热、全身疼痛、乏 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 注意防寒保暖,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注意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多呼吸新鲜空气;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学生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加强户外的体育活动,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 流脑 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传播途径: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 预防: 及时隔离患者,避免接触。 流脑病菌对日光、干燥、寒冷、湿热及消毒剂耐受力很差,所以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的清洁,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带孩子到病人家去串门,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商店、影剧院、公园等游玩;如非去不可,应戴上口罩。 在流行病高峰季节里,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呕吐、精神不好、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时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流脑病菌的袭击而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飞沫空气传播。 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预防: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 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 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水痘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临床表现: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及时隔离患者,避免接触患者。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去病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 禽流感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或进食患病家 禽。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流涕、肌 肉酸痛等。 预防: 远离家禽及分泌物,吃禽肉、禽蛋要煮熟煮透。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 不去空气不流通或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用流动水常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将纸巾丢在有盒的垃圾桶内。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