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础施工监理技术交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基本要求1.1熟悉合同文件①桩基施
1.基本要求
1.1熟悉合同文件
①桩基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②调查施工场地相临建筑、地上和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妥善做好迁移或保护处理。
1.3施工人员
①施工人员已进场,并经过技术、安全教育培训。
②施工人员数量、工程满足施工需要
1.4机械设备
1.2施工场地
②核对图纸,必须对桥的桩号、设计高程、桩基坐标等控制型数据进行详细复核,若
③场地已平整,满足施工作业需要,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水电安装到位。
桥梁桩基础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2011-07-19 06:40:14|
分类: 工作点滴 | 标签:高速公路
技术交底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灌注桩
①施工便道必须满足业主和总监办要求的技术标准,包括宽度、坡度、平整度、转弯
与图示数据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对施工现场进行补充调查,对调查出的
问题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半径等。
①宜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 以下的天然中砂
①宜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 以下的天然中砂或用岩石制成的机制中砂,中砂必
②进场中砂须经自检和抽检试验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规范堆放,立牌标示。
1.5.2碎石(卵石)
①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
行检验,机械集中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400m3;人工分散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 200m3。
①机械设备已进场,规格(型号)满足合同要求和施工需要。
②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
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
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
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 的1/2.5,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厂的规定。
④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骨
③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碎石或卵石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尽量避免采用有碱活
②机械设备经调试可以正常运转。
1.5原材料
1.5.1砂
须洁净,不得含有草根、泥块等杂物,砂的杂质含量满足规范要求。
性反应的骨料,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
匀,并保持洁净。
1.5.3钢筋①须进场经总监办批准的品牌水泥,水
1.5.3钢筋
①须进场经总监办批准的品牌水泥,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
③以另一种强度、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须符合现行规范的
1.5.6外加剂
①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
1.5.5水
②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不同强度等级、品
③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①钢筋进场后应向总监办报送出厂质量证明书、自检试验报告单。钢筋应经自检和抽
②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
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
1.5.4水泥
检试验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
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有关规定。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变更设计。
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
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进场后经自检和抽检试验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
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宜采用饮用水。
③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
③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
①所有的原材料应经试验合格方可使用,特别是石料的强度、砂的含泥量、水泥的强
②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
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
③监理应做混凝土配合比的平等试验,合格后方可批准承包人的配合比设计。
1.7混凝土拌和
②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搅拌机集中拌和,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
重点校核(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以
③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
②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
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