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新课标物理选修-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教案.doc

发布:2018-12-11约5.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铜鼓中学备课专用纸 高二 年级 备课组 执笔人: 研讨时间: 2009 年 月 日 成员: 课 题 库仑定律 第 课时 总 3 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 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库仑定律 难点: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修改与补充 (一)复习上课时相关知识:1、物体带电的性质;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板书】----第2节、库仑定律 一、实验 1、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 提出问题: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怎样定量计算? 【演示】:带正电的物体和带正电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同学通过观察分析出结论(参见课本图1.2-1).(引导学生复习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由平衡法得到F=mgtan 【板书】:(1)、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作用力随电量的增大而增大 2、库仑的实验: (1)如何比较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如何解决不知道测量电荷量的的问题 实验技巧:(1).小量放大.(2).电量的确定. 二、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静电力常量k = 9.0×109N·m2/C2) 3、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 【介绍】:(1).关于“点电荷”,应让学生理解这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带电体本身的大小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严格地说点电荷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力学中的质点的概念.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只要体积小就能当点电荷,这一点在教学中应结合实例予以纠正. (2).要强调说明课本中表述的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也可近似地用于气体介质,对其它介质对电荷间库仑力的影响不便向学生多作解释,只能简单地指出:为了排除其他介质的影响,将实验和定律约束在真空的条件下. 扩展: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守库仑定律.用矢量求和法求合力. 利用微积分计算得:带电小球可等效看成电量都集中在球心上的点电荷. 静电力同样具有力的共性,遵循牛顿第三定律,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q1q2取绝对值,不要带表示电性的符号;应用时要看是否符合条件,然后计算大小和判断方向分别进行;注意两个带电体受到的库仑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 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式,化简之后,再求解. 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 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在表面上很相似,表述的都是力,这是相同之处;它们的实质区别是:首先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因此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考虑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非常小,所以可忽略不计. 练习:TP9、2并算一下万有引力 例: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为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有Q和3Q的电荷,相互斥力为3F,球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斥力为多少? 练习:TP9、3 4、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点电荷,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改变。 【例题2】:详见课本P9 练习:TP9、4 【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三、库仑定律的综合应用 1、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例:半径为R的两个较大金属球放在绝缘桌面上,若两球都带等量同种电荷Q时相互之间的库仑力不F1,两球带等量异号电荷Q和-Q时库仑力为F2,则(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2、三个点电荷受库仑力的平衡规律 (1)两个点电荷固定第三个点电荷平衡的规律:对第三个点电荷只有位置的要求 (2)三个点电荷都没固定:①同种电荷放中间,异种电荷放两边,且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