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探讨.doc

发布:2017-06-05约4.2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探析   [摘 要]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基本处于内部融资,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面临融资困难的困扰。其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不强、市场融资渠道不畅、政府层面支持的力度不够。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中小企业要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内在融资能力;疏通和开拓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 B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在我国,企业的融资可分为内部融资及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有企业自身积累、生产经营盈利等,外部融资包括以发放股票和债券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募集的直接融资以及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长期或短期贷款的方式筹集的间接融资 在中小企业方面,由于受企业经营业绩、证券市场门槛设立以及投资体制相对不健全等多方面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倾向性明显、结构失调。其资本大部分来自自身积累等内部融资方式,债券、股权、银行借贷等外部融资方式所占比例非常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依靠自有资金作为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占65%。其中,又呈现内部融资不足,外部融资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不合理、融资通道单一等现象。大部分的外部融资供应来自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以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首要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占比达到21.9%。直接融资只占极小的一部分。银行贷款中大多数银行提供的主要是额度小,期限短、用作周转性较强项目的贷款,从银行获得足够的长期贷款难度较大,难于满足中长期发展对大规模稳定资金的需求。在流动资金来源方面,据世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以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成都、绵阳、乐山三地601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内部自身积累78.1%、向银行贷款9.65%、民间借贷5.07%、商业信用3.25%、其他非正规融资3.93%。与大企业相比,由于信用、风险、可抵押资产等限制,中小企业无论是选择银行贷款或是民间借贷都面临更高的利率,直接结果是导致了融资成本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显然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基本处于内部融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面临融资困难的困扰。资金来源不足已成为中小企业扩大自身规模,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的严重障碍,甚至使中小企业面临关停、倒闭的危机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不强 1.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挂靠集体或合资经营,规模及资金投入较小。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主要原材料或零部件。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往往以租赁代替,存在所有权不明确现象。因此,企业自身存在资产薄弱、负债率过高、生产设备技术相对落后、产品单一,订单不稳定,可用作银行贷款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等问题,在市场竞争中比大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 2.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项财务信息不透明,可信度比较低。欠缺专业的管理团队和管理知识,对企业融资的理性认识不足,缺乏全盘详细的考虑和计划。公司治理机制规范度较低,传统家族式管理比较普遍,所有权与决策权高度集中,加之经营历史比较短,因此业绩的增长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这些问题也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难以建立稳定的企业信用,增加了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此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方面的滞后,也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各项融资业务 (二)市场融资渠道不畅 1.银行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近年来,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各大商行纷纷建立了风险约束机制。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又普遍对信贷人员实行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因此,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各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主要选择优质的大型企业客户。加之配套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普遍趋于保守,往往会以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理由拒绝提供资金借贷。此外,由于银行信贷业务本身的特点,加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高风险性。因此中小企业即使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也会出现办理环节相对复杂、周期长,银行要求的利率偏高等状况,往往难以适应中小企业机制灵活、资金周转迅速的需要 2.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金融机构仍然欠缺,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担保体系也普遍不健全。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借贷市场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信用担保公司规模小、实力弱,风险投资渠道不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获得大型企业或机构提供的担保 3.金融市场的发展仍不成熟。货币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其中票据市场仍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