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次小题训练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1.(2011·海南单科)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 ℃~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 ℃~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2.(2011·全国)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3.(2011·山东基本能力)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A.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
C.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4.(2011·安徽理综)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C.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特征(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某一区域,从未被任何生物群落占据过,最后发展成为山毛榉群落。和此区域演替情况不相同的是
A.完全没有植被,并且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原生荒原
B.过量砍伐的森林
C.冰川上进行的演替
D.豌豆群体中,高茎豌豆容易生存
.(2011·山东烟台质检)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
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011·海南三亚一模)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14分)(探究创新题)某草原主要的食草动物是一种食物性非常广的兔,这种兔喜欢捕食草原上的优势草。如图表示兔与这个草原中草类种数的关系,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之间,随着兔密度的增加,草类种数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兔把竞争力________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________的种生存,所以草类种数提高。
(2)B~C之间,草类种数随着兔密度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兔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________出现A~B这段曲线。(填“会”或“不会”)
(4)生态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下列哪种关系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
(5)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属于它的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无机环境。下列不属于一只兔的生活环境的是
A.草 B.其他的兔
C.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D.狼
.(15分)(2012·湖南高中重点联考)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