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x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德国、意大利分别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形成战争策源地。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为实现征服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的目的,悍然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对华政策纲领》,企图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为摆脱危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既定的侵华政策。;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向沈阳城等地发动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至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妥协退让方针。
1931年7月,蒋介石即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国民党政府将其军队主力用于“剿共”,对日本一再妥协退让。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采取对日姑息、纵容政策。这使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华北事变
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中国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接着,日本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
;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战争的部署
1936年8月,法西斯军人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制定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
11月,日本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欧亚两个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旗号结成反动同盟。;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发生。
当夜,日军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绝后即开炮轰城,向中国驻军进攻。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对抗日民主根据地则疯狂摧残,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中华门外埋骨地;;;1;;;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按1937年的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响亮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2;2;;;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领衔,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在该纲领上签字的群众达几十万人。;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地下党组织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它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
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