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的开题报告.docx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坏死所致。心肌梗死后,存在心肌缺血区域和非缺血区域,当心肌非缺血区域承担过多的心排血量负荷时,可能导致左室扭转功能异常和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左室扭转功能是指左室在心动周期中在轴心的较小旋转,是心室壁环的旋转运动,可以反映左室功能状态。组织应变成像(SRI)是一种新型的心室机能评价方法,可以测量左室心肌的应变和位移,用于评估心肌机能和预测心脏病的风险。近年来,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出现为左室心肌应变的测量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可靠的方法。因此,评价AMI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的变化对于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AMI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的变化,探讨SRI技术在AMI患者左室心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的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AMI确诊患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无明显心肌炎症或其他心脏疾病,无心血管手术或介入治疗史,无严重肝、肾或免疫系统疾病。共纳入100例患者。
2.研究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机对研究对象进行心肌应变成像(SRI),评价左室心肌应变和扭转运动(包括峰值应变、应变速率、扭转角度、扭转速度)。同时,对比分析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和左室扭转功能的变化,并以心脏超声检测数据为参照,判断患者的心肌功能和左室扭转功能的恢复情况。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AMI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和扭转运动的测量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该研究可为AM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