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整理精品鄂州市规划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工作思路.doc

发布:2018-08-26约1.47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 。 。 。 。 。 。 鄂州市规划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工作思路 200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鄂州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发展优先、质量第一、服务为本、正气至上”的规划人精神的工作要求,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精心编制城乡规划,致力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加快“数字鄂州”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服务“四城”创建,为加快鄂州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以加强规划研究为先导,努力绘制城乡可持续发展蓝图 1、规划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今年来完成了众多理论与实践调研文稿,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心期刊《中华建设》、全国优秀党刊《鄂州通讯》、湖北省优秀期刊《江南风》上有发表、有交流、有谋划、有建议。比如《城乡空间?规划引导?项目建设--以鄂州市的思考与实践为例》、《城乡规划统筹--妙笔描绘鄂州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宏伟蓝图》、《宜居宜业新格局 组群发展铸辉煌》等等,为市委市政府在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型社会”方面,在“一主三新十特百中心村(新社区)”城乡空间布局方面,在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方面提供了决策参考,当好了决策参谋,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同时,也将鄂州美好前景向全社会进行了有益的宣传与推介。 2、城乡规划理念超前适时。一是在城乡空间布局方面规划引导鄂州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深入开展了对“多条通道联武汉、三大板块联武汉、四城对接联武汉、武汉新港联武汉、循环经济联武汉、30万人居住新城联武汉”等武鄂一体化区域统筹的分析和研究,切实发挥武汉鄂州“同城效应”。二是在城乡空间协调方面规划引导“两型社会”建设。坚持按照园区功能把握项目落地门槛,切实引导项目按规划实施。三是在城乡空间体系方面规划引导鄂州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全市主体功能区划和主城、三座新城、十个特色镇的功能定位和布局,确定“做大做优主城,做强做实新城,做精做特特色镇,做新做美中心村”的策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在城乡空间功能方面规划引导鄂州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建设。通过规划研究我们认为,在宜居方面,要建三个城市:①变“在城市和建筑中生长绿化”为“在林地中生长城市和建筑”,将鄂州建成生态城市;②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将鄂州建成功能城市;③深掘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将鄂州建成文化城市。在宜业方面,要建三个城市:①合理引导调控城乡产业布局,将鄂州建成现代工业城市;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三江龙头港区,规划建设临港经济带和滨江发展轴,引领鄂州由“环湖时代”走向“滨江时代”,将鄂州建成物流商贸城市;③加快形成以区域交通为枢纽,联接武汉为宽带,中心城区为主轴,区、乡(镇)、村为环通的区域交通网,将鄂州建成交通枢纽城市。五是在做大做优主城方面规划引导主城区功能品质提升和规模拓展。 (二)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为目标,不断加大规划编制力度 1、高起点修编城乡总体规划。此次《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09-2020)》编制工作,由具有丰富城乡总规编制经验的广东省规划院承担,从2008年5月开始,历时一年多,依照法定程序,已全面完成编制工作。本次规划是基于全市域159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乡空间统筹布局,涉及到鄂州城市的科学定位、规模研究、特色和功能研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等。规划有11个专项研究课题作支撑,并深入开展了106个农村中心社区布点规划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明晰了“一主三新十特百中心村(新社区)”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架构。本轮总规在今年8月举行的总规纲要评审会上得到高度评价,被建设部规划司唐凯司长称之为“前无先例、好的探索”。10月13—1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专委会成员、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和省级专家对城乡总规编制工作情况深入各区、开发区进行了调研,调研提出了如主城规模、生态环境规划的等需要进一步核定的问题,编制专班按照评审意见和调研意见迅速修改完善最终成果。10月28日市六届人大第12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城乡总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范锐平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本轮城乡总规具有历史性的“六个突破”。目前,按照法定程序已上报省政府待批复。 2、高标准编制新城总体规划、各类分区控制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城总体规划、分区控制规划和专项规划是连接城乡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关键性规划,是规划管理的依据。从今年开始,我们放开规划市场,所有大中型规划设计都要引进高层次高品质队伍进鄂州参与竞标,目前,鄂城新区分区规划就采取了三家高水平设计单位竞标方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