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_大丰市实验小学吴金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8狐假虎威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小学 吴金燕
教案背景: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力量来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像这样一类的以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动物为主要形象的寓言故事,长期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喜爱,所以他们常常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不自觉地走进文本为他们营造的虚拟时空,与其他小动物们一同喜怒哀乐,所以执教者应好好利用这种特殊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2012年月2月开始,在凤凰语文论坛上我主持研备《狐假虎威》,被评为“优秀研备帖”。
2012年3月9日,在与共同体学校研讨有效课堂时,我执教了《狐假虎威》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传统寓言故事,通过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而且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比喻依仗别人势力来欺压人。语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段讲老虎逮住狐狸。第二至六段写狐狸蒙骗老虎。第七八自然段狐狸带着老虎吓跑百兽,第九自然段指出狐狸吓跑百兽的原因。
教学方法:
以读促思,以议促思,以演促读,以思促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
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森林里真热闹》歌曲。
【资源出处百度视频 HYPERLINK /v?word=%C9%AD%C1%D6%C0%EF%D5%E6%C8%C8%C4%D6sc=hao123ie=gbk /v?word=%C9%AD%C1%D6%C0%EF%D5%E6%C8%C8%C4%D6sc=hao123ie=gbk】
一、写课题,了解题意。
师:小朋友,森林里这么热闹呀,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热闹的森林,了解有趣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哎,这个成语四个字都是生字,可难写了,请大家看仔细,马上要写下来哟。
师:好,现在老师把它藏起来,大家写到田格本上,注意写字姿势,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师:好,现在请大家伸出手再和老师写一下这个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同时师讲解)
狐:注意反犬旁有两撇,第二撇不要出头,右边是“瓜”,狐狸有着聪明的脑袋瓜。瓜的瓜子可不能丢哦!(强调“点”)
假:单人旁。
虎:虎字头,横钩的钩是老虎锋利的爪子,可不能丢哟。
威:横、撇、然后是一、一个女子,女子拿着戈也很威风。
(用彩色粉笔标出要注意的笔画)
师:读
师:对照一下你写的,写对的小朋友为自己评一评,正确一颗星,工整两颗星,漂亮三颗星。没写对的小朋友订正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记牢这几个字,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一排小朋友写的。(选一排评)
师:看来,好多小朋友能写好这个成语了,那么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到书上找一找。
师:谁来说一说
师:原来这个“假”(在黑板上“假”下加点)的意思就是?(“借”)(师板书“借”)
【资源借鉴百度视频 HYPERLINK /v_show/id_XMzUyOTE3NTU2.html /v_show/id_XMzUyOTE3NTU2.html】
师:到底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呢?(板书“?”)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
【教学设计参考学习资源 HYPERLINK /s?word=%BA%FC%BC%D9%BB%A2%CD%FEtn15_hao_pgie=gbk /s?word=%BA%FC%BC%D9%BB%A2%CD%FEtn15_hao_pgie=gbk】
二、学习课文。
(一)第1自然段。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诉大家,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师:(点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汇报)
师:从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老虎逮住了狐狸。(板书“逮”)
师:你能找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吗?
师:“窜”是什么样儿呢?你能演一下吗?
师:你为什么要窜?
师:读读看?(指名读,评)
师:老虎厉害吗?(你从哪些词知道的?)(点“ 扑、逮”)
师:读一读?
(学生读)指导朗读。(男生齐读)
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下。
(二)第2—8自然段。
师:哎呀,狐狸被老虎逮住了,这下可麻烦了!狐狸被吃了吗?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一看狐狸是怎么做的。
1.学习第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