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飞防控制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1-18约9.35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飞防控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轻型直升机喷洒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作业设计、作业准备、飞行作业、飞行监控和防治效果检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轻型直升机喷洒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20813-2007农药产品标签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CCAR-61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9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材线虫病pinewiltdisease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一种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普遍认可的主要病原物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andBuhrer)Nickle],为伞滑刃属植物寄生线虫,其通过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

3.2

轻型直升机lighthelicopter

直升机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的能垂直起飞和降落的航空器。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轻型直升机一般飞行高度低于6000m,飞行速度低于400km/h,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000kg。

3.3

飞机施药防治airplanespraying

利用飞机作为工具,喷洒农药和生物制剂(以下简称“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过程。以下简称飞防。

3.4

雾滴droplet

直径在1000μm以下的球状液体颗粒。

2

3.5

雾滴覆盖密度coveragedensityofdroplets

处理对象单位面积上的雾滴数。

注:雾滴覆盖密度用每平方厘米的雾滴个数表示。

[来源:MH/T1002.1-2016,定义3.6]

4作业设计

4.1机型选择

根据飞防作业区地形地势、林分类型与分布状况、林分条件、气候条件、起降场、防治面积和防治作业效果要求等选择适宜的机型。飞机应具有农林害虫防空作业性能,对飞防作业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包括飞行轨迹、喷洒航迹、距离冠层的相对作业高度、作业速度、喷洒面积、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等。常见轻型直升机机型及性能参见附录A。

4.2飞防资质

承担飞防任务的通用航空公司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CCAR-91规定的资质,持有可在农林领域防治作业的《经营许可证》。防治作业飞机及其安装的施药有关设备应符合有关规定的适航状态要求,能够确保施药作业的合法合规和安全有效开展。飞机驾驶员应具备CCAR-61的规定。

4.3起降场

可就近选择使用经批准的民航机场、军用机场、农用机场及临时起降场。临时起降场应地势平坦(表面坡度不超过1%),面积应≥624m2(长≥25m,宽≥25m),四周宽度大于30m的安全区,附近无高大障碍物。

4.4药剂

4.4.1要求

选取对林业、作物、天敌及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药剂产品,选择的药品应已取得登记,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企业标准),且应在有效期内。符合GB/T8321、GB20813和NY/T1276的规定。

4.4.2剂型

选用适合飞机作业可直接喷洒或兑制成液体的剂型,当为液态制剂时,宜选用含量高的油悬浮剂、微乳剂、微胶囊悬浮剂等。我国林业目前主要使用2%~3%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

4.5作业期

根据每年对松褐天牛监测情况和气象条件来确定具体飞防时间,大连最佳防治作业期应在越冬松褐天牛羽化初期(5月中旬~6月中旬)和高峰期(6月下旬~7月下旬)前进行。利用轻型直升机在林间分别喷洒2次药剂。

4.6作业区域

根据松材线虫病发生地点、面积、危害程度等确定作业区域,以区域集中连片、效果最佳为原则,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20m,尽可能选择集中连片林分,并绘制飞行作业图。

3

4.7飞行设计

4.7.1航带

以作业区长边方向为航带方向,尽可能减少调头,在地形复杂的地方,按道路或河流的走向来确定。航带间隔应适宜,保证有效喷幅无缝连接或少量重叠。

4.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