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4约7.84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所示的几个位置,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已知板形变越大时板对人的弹力也越大,在人由C到B的过程中()

A.人向上做加速度大小减小的加速运动 B.人向上做加速度大小增大的加速运动

C.人向上做加速度大小减小的减速运动 D.人向上做加速度大小增大的减速运动

2、有一变化的匀强磁场与图甲所示的圆形线圈平面垂直。规定磁场方向向里为正方向,从经流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已知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则磁场的变化规律可能与下图中一致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荡秋千的一种方式:人站在秋千板上,双手抓着两侧秋千绳:当他从最高点A向最低点B运动时,他就向下蹲:当他从最低点B向最高点C运动时,他又站立起来;从C回到B他又向下蹲……这样荡,秋千会越荡越高。设秋千板宽度和质量忽略不计,人在蹲立过程中,人的身体中心线始终在两秋千绳和秋千板确定的平面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最低点B时处于失重状态

B.在最高点A时,人和秋千受到的合力为0

C.若整个过程中人保持某个姿势不动,则秋千会越荡越低

D.在题干所述摆动过程中,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4、如图所示,a、b、c为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a为地球同步卫星,b、c在同一轨道上,三颗卫星的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a的运行周期大于卫星b的运行周期

B.卫星b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C.卫星b加速即可追上前面的卫星c

D.卫星a在运行时有可能经过宜昌市的正上方

5、如图所示,一管壁半径为R的直导管(导管柱的厚度可忽略)水平放置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沿导管向左流动的液休中,仅含有一种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微粒受磁场力影响发生偏转,导管上、下壁a、b两点间最终形成稳定电势差U,导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忽略浮力,则液体流速和a、b电势的正负为()

A.,a正、b负 B.,a正、b负

C.,a负、b正 D.、a负、b正

6、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图所示为一行白直线加速“上青天”的示意图图中为某白鹭在该位置可能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其中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作用力的方向可能与相同

B.该作用力的方向可能与相同

C.该作用力可能等于白鹭的重力

D.该作用力可能小于白鹭的重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长为l,间距为d,电容为C。竖直挡板到极板右端的距离也为l,某次充电完毕后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Q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从正中间的N点水平射人两金属板间,不计空气阻力,从极板间射出后,经过一段时间小球恰好垂直撞在挡板的M点,已知M点在上极板的延长线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和边缘效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球在电容器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小球在电容器中的运动时间与射出电容器后运动到挡板的时间相等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D.如果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小球还以速度v从N点水平射入,恰好能打在上级板的右端

8、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的水平光滑矩形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左右两端接有定值电阻R1和R2,R1=R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的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与棒的电阻.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甲和乙一端固定,另一端同时与棒的中点连接.初始时刻,两根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棒获得水平向左的初速度,第一次运动至最右端的过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