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内
B.生长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
C.Ca2+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与释放
D.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到细胞壁,使其膨胀松软
2.某昆虫(XY型)的红眼与白眼、裂翅与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一对红眼裂翅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红眼裂翅
红眼正常翅
白眼裂翅
白眼正常翅
雌性个体(只)
179
0
60
0
雄性个体(只)
31
29
32
31
A.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有2种基因型
C.亲代产生的AY型配子致死
D.F1中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占1/8
3.如图为研究某一种群迁入两个新环境(理想环境和适宜生存但条件有限环境)后围绕种群数量变化而建立的相关数学模型,其中对Y的含义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若①为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代表种群数量
B.若②为有限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代表种群数量
C.若③为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可代表λ或λ-1
D.若④为有限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可代表增长速率
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能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
B.人一旦感染HIV就会导致体内T细胞数量大量减少
C.B细胞和T细胞分别是在胸腺和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的迅速增殖有关
5.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抗体,可让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成熟为完全不同的细胞——免疫系统中呈抗原的树突细胞。树突细胞如长时间暴露于该抗体下,再加上特定的培养条件,还能进一步分化为与自然杀伤(NK)细胞(该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高度相似的细胞——诱导NK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
B.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
C.浆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而NK细胞非特异性识别抗原
D.白血病细胞、树突细胞以及NK细胞形态与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
6.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应是()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7.如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速率随CO2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D点相比,C点时细胞内[H]量较髙
B.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内的C5含量较低
C.图中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D.图中D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
8.(10分)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2O→H++O2
二、非选择题
9.(10分)转基因生物培育成功的关键是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中的正常表达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不同等,培育时选择的方法也不相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获得胰岛素的过程中,为保证通过反转录法获得的胰岛素基因能正常表达,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将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连接在__________之间,然后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__________________中。
(2)为降低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通过花粉传播而引起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一是利用转入的耐除草剂基因的位置进行控制,如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将耐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