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7.浏阳河鉴赏 课件(共2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浏阳河
学习鉴赏
教学目标
•理解民歌基本乐理知识
•学唱浏阳河【流行唱法】
•鉴赏浏阳河
民歌基本知识
民歌是指每个民族在古代或者
近代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
风格特色的歌曲,是每个民族
劳动人民的传统歌曲。每个民
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
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
知道谁是作者,一传十十传
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民歌形式
•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
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会产
生一类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
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
众俗称之为民歌(谣)。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
灵活的特点。
•美国民歌手WOODY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说是最早的民歌唱
片录音,所以普遍被认定是现代民歌(FOLK)的祖师。之后PETE
SEEGER、THEWEAVERS继续推动这类音乐。六十年代越战,反战
民歌手如BOBDYLAN、JOANBAEZ、PETER、PAULANDMARY
等成为时代的呼声。
起源与发展
•周代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便采集了西周到春秋中
叶黄河流域十五个地区的民歌,故又称十五国风,它们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
(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绵延五百多年的复杂的社会生活、阶级斗争以
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状况。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如《伐檀》《硕鼠》《式微》
《将仲子》等,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同时也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它们以巧
妙的比兴手法,塑造了许多鲜明动人的形象。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的创造才智,它们的高度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成为我国民歌的优良传统。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楚辞》。楚辞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伟
大诗人屈原及其他楚国诗人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的诗歌;一类是经他们整理的
楚国民歌歌词。如《楚辞》中收录了屈原的《九歌》,《九歌》的11首民间祭
祀歌曲,是经屈原根据楚国南部的民间祭祀歌曲整理加工而成的。楚辞的最大特
色是富于幻想和热情,它为我国民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而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相和歌,又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以上二者的优良传统。《战城
南》、《十五从军征》等,都是当时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优秀民歌。由于内容的
需要,他们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的四言诗体,发展了长短不同的句式和五七言体,这
样就更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这种新的形式被称为乐府体,它给以后的民歌和诗人的创作
带来了很大影响。相和歌的产生,突破了徒歌的形式,加进了伴奏。从唐代的曲子到今天
的说唱、戏曲,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如长篇叙事歌曲《孔雀东南飞》等,充分显示
了歌曲创作的重大发现。
•唐代民歌保存下来虽不多,但从敦煌发掘出的曲子资料和有关燕乐、变文的记载中可以看
出,唐代民歌的创作和流传是相当繁盛的。随着反映生活内容的需要,唐代民歌经过许多
人的不断加工,无论在曲调风格上、演唱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发展。曲子的产生,除了
用于单独清唱外,还被广泛地用于说唱、歌舞中,受到人民的喜爱,成为民歌通向更复杂
的艺术形式的桥梁。这种曲子对以后的宋词、元曲的发展起着有益的影响。
•而到了明清近代时期,随着新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开始萌芽,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
其尖锐的斗争中,产生了数量相当多的、具有强烈人民性的杰出民歌。这一时期的民歌,
除了具有广泛的内容以及清新、明快、朴素的语言外,在形式上也比以前更为自由、活泼。
从《魏氏乐谱》所收集的《水龙吟》、《长歌行》,以及明清的传统牌子曲《山门六喜》
等歌曲中,可以看出无论在歌词、曲体结构、曲调的表现能力等方面都已经大大丰富。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人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中国民歌进入了新的发
展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主题便成为它新的特点和历史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
新的时期,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们的眼
前,这正像一个人在经过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