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安徽卷) .pdf
2024^^^^^读
安徽卷
02考情分析
题号考点题号考点
1青铜器造型变化中国古11欧洲骑士文学世界近现代史
代史
2古代的民族父12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主张
3唐代文化兼收并蓄13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
4元代海运14118世纪末英国社会文化
5明代赋役改革15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
6晚清救亡道路探索中国近16法国史编纂
现代史
7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7中国边疆治理、民族交、交通建设中国(古近现)
8新中国的社会风尚18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现代史
彖代治国方略
9经济体制改革■19中国古代史
10古代埃及王表世界古
代史
03备考指津
1.以本次高考试卷题型为基准进行复习测试训练。
2.从考点分布看,中国史方面,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都须重
视(分别为33分左右、20分左右、12分左右),世界史厚今薄古
(古代史3分,近代史12分,现代史21分),在复习时,要有所侧
重。
3.复习中要注意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
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避免死记硬背,注意古今
贯通(如第17题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注意专
题总结。
4.适当关注时事新闻,如第18题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暗合当今
美元霸权的动摇。
04真题解读
1.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
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
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这一变化说
明()
A.宗法观念已经名存实亡B.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
C.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D.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本为礼器,到春秋战国,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礼崩乐坏,青铜器走向轻便适用,级饰也走向现实性,说明青铜
器作为礼器的功能在弱化,C项正确;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崩溃,
但宗法观念依然存在,排除A项;青铜铸造鼎盛时期在商周时期,排除B项;春
秋成国时期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是指铁农具的使用,排除D项。
04真题解读
2.《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
大收其利O《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
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
这一时期()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
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
市交易,有利于民族之间交交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国内贸易,不涉及
海外贸易,排除A项;市镇兴起主要在明清时期,未体现“时局稳定”,排除
B项;材料所述并非榷场,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流而非民间交流,排除D项。
04真题解读
10.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